前天与同事一行去梁园,处理完事务,在梁古路两公里处、满眼桃树林隐映中的雅静食府刚坐下打牌,就接到诗人张道发从偏僻的乡村打来的电话,说许辉和爱人自驾车来家里看望他,都到中午了,也没能留住吃顿饭,很过意不去。
想到此时我所在的位置,是他们返城的必经之路,就说没事,我来拦截。随即拔通许辉的手机,让他们来陆园食府。他说车早开过了,下次吧。我说不行,你立即掉头,我在路边等你,便挂了。嘿嘿,我才不跟你玩太极呢,方向盘在你手上,由不得我。抽完两根烟后,他的车出现了......
身穿淡蓝T恤、留着平头的许辉,依旧那副悠然松闲的样子,倒是嫂子董静,从原单位下来后,似乎更年轻靓丽了,神采奕奕的。说起去看望道发,他们惊叹,没料到深居乡村,竟有那么大的书房。我埋怨许辉,都这个时候了,怎么还要离开他那里呢?许辉憨笑道,他也不容易,何必给人家添麻烦。
接他们前,同事听说来者是个大人物,心理上还有点负担。当见到温文尔雅的他们,顿时就放松了,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都喜笑颜开,聊当地土菜,谈乡间趣闻,许辉甚至还提到二十多年前与我捉牌纵酒的故境。席间,夫妻倆还不时共同端杯走到每个人面前敬酒,场面高潮叠起,欢快的气氛延续到结束。
事后,有人悄悄问我,他那么平易近人,真是省作协的主席?不像嘛!我拿出他来时赠送我的一部刚出版的《许辉研究》,说:有书为证。
我肯定不可能很快就啃下这本长达六百多页的大部头。但我想,既然是研究嘛,这部书中,至少不能遗漏他身上透出来的气息和骨子里的情怀。坦率的说,由于他的淡定从容,没有那种清高文人的自得与孤傲,落在人群中并不亮眼,但在我看来,精神上他无疑是个贵族。
实际上他的作品,正是垂挂在这种情怀和精神支架上的紫葡萄,技巧和风格仅是姿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