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奖赛:首届散文大奖赛工作方案

(2013-05-20 17:21:12)
标签:

首届散文

大奖赛

限报一件

分类: 我的最新信息

 

   

      安徽省作家协会“首届散文大奖赛”

               工作方案

 

一、方案宗旨

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建设文化强省指示精神,努力推动安徽文艺大发展、大繁荣,重振文学皖军雄风,再创安徽文学新辉煌。

二、工作目标

创造浓厚文学氛围,建立文学可持续发展机制,努力发掘文学新人,鼓励新创作品,戮力打造文学精品,强力提升文学皖军在国内知名度。

三、实施单位

安徽省作家协会。

四、实施形式

新创作品大奖赛、各市竞赛、南北中争先创优

五、文体要求

散文、随笔(字数一般限制在5000字以内,长篇或结构紧密的成组散文随笔字数可放宽到3万字)

六、奖项设置

奖项设市级奖、区域大奖和安徽省首届散文大奖赛大奖。

区域划分——皖北区: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淮南市。皖南区: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黄山市、宣城市、池州市。皖中区:合肥市、六安市、安庆市、滁州市及省直(省直由大奖赛办公室代评)。

七、奖项冠名

1、市级奖冠名及相关奖励由各市文联作协各行业企业文联作协及高校团组织、文学社团)自主决定,报大赛办公室备案。

2、区域奖拟分别冠名为:淮河散文奖、江南散文江淮散文奖;奖名所有权属安徽省作家协会。

3、欢迎各赞助、合作单位参与各大奖项冠名活动。

八、实施办法

此次大奖赛分三个层级,依次进行。

大奖赛从2013年6月开始,至2014年2月结束。

1、2013年6月大奖赛启动,各市开始组织创作,征集大奖赛参赛作品。可结合本市当年文学工作安排,在省作协支持下,举办文学讲座、研讨会等文学活动。2013年9月各市评出本市大奖赛获奖作品15件,并于928日前将本市获奖作品打印件或复印件5份及作者参赛申请、申报排名表各1份报大奖赛办公室(逾期不报视为自动放弃)。凡举办市级评奖的市文联或市作协,即获得大奖赛优秀组织奖证书。

2、各行业、企业文联作协及高校团组织可参照“实施办法1”,单独组织评奖,并分别向安徽省作协报送参评作品8件。

    3、会员超过50人的大中型文学社团可参照“实施办法1”,单独组织评奖,经所在市文联作协盖章认可后,可向省作协报送参评作品5件,这5件作品将纳入其所在市文联作协报送的参评作品中(不占所在市报送名额),参加后续评奖。

4、2013年11月中旬前,省作协组织专家分皖北、皖南、皖中三片,评出区域大奖赛获奖作品若干,由省作协颁发获奖证书;获奖作者所在市县或行业、高校团组织、文学社团将分别获得优秀组织奖金牌证书。

5、2014年1月前,省作协组织评委评出安徽省首届散文大奖赛金奖作品1、银奖作品2、铜奖作品3~6获奖作者所在市县或行业、高校团组织、文学社团将获得优秀组织奖白金证书。20142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向获奖作者颁发奖金、证书,向获优秀组织奖的单位颁发证书。

6、宣传、研讨、结集出版获奖作品。

九、参赛要求

1、参赛作者应有安徽户口;或虽为外省(区、市)户口、外籍人士,但现在安徽工作(学习、生活)已满一年。

2、每位参赛作者限报一件作品。

3、申报评奖期间作品在公开发行报刊发表或出版社出版不影响申报;2013年6月之前在公开发行报刊发表或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不参加评奖。

十、机构设置

设大奖赛办公室和组联处,祝越任办公室主任,余同友任组联处主任。办公室设在安徽省作家协会,电话:0551—62888244;邮箱:zxzy1966@126.com,ahzx1971@126.com地址:合肥市芜湖路168号同济大厦6楼,邮编:230001。

十一、资金来源

上级专项拨款,省文联专项拨款,省作协业务经费,合作单位赞助,其他合法来源。

十二、资金使用

1、证书制作;

2、评审及奖金;

3、讲座,研讨会,新闻发布会,颁奖会;

   4、大奖赛筹备及办公;

   5、其他相关开支。

   十三、修改解释

   本方案修改、解释权属安徽省作家协会。

 

安徽省作家协会

                  2013年5

 ——————

说明:

请以安徽省作协正式文件为准;

工作方案、表格等可登录安徽省文联网站下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