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电视台旧闻新说:皖北历史文化之管仲、皖北

(2012-07-25 07:12:52)
标签:

管仲

齐国

皖北

鲍叔牙

公子小白

分类: 我的散文随笔

 

安徽电视台科教频道12月17日—21日21:30分播出 

 

                             皖北历史文化之管仲、皖北

 

        一、管仲

 

公元前六百多年前,在一条叫“颍”的河流旁边,有两个小村庄。

这两个小村庄,相距也就一公里左右。一个村庄,现在叫管台孜,另一个村庄,现在叫鲍庄孜。

鲍庄孜有一个小孩,为人厚道,叫鲍叔牙。管台孜也有个小孩,非常聪颖,叫管仲。

“管”是管子的姓。“子”是古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仲”是古人的排行,“伯仲叔季”。“仲”的意思也就是哥哥的大弟弟的意思。这是当时齐国的国君齐桓公对管子的尊称,叫“仲父”,就是相当于我父亲的大弟弟的位置,也就是叔父。

这两个小孩呀,天生就是一对“怨家”,而且“表面”上看起来,都是管仲不厚道。他俩从小就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下河洗澡,池塘里捉鱼呀。管仲经常欺负鲍叔牙,鲍叔牙也不以为意,该怎么对管仲好还怎么好。

长大以后,鲍叔牙做点小生意,小日子过得还不赖。他看见管仲家里生活比较贫苦,还要奉养母亲,就鼓动管仲出来做生意。管仲说,好是好,可我没本钱啊。鲍叔牙就说,我先垫上,以后再说。

做生意挣了钱,还没到年底分红,管仲就拿了一部分钱去还欠账。到年底分红,总是管仲分得多,鲍叔牙分得少。鲍叔牙的从人看不下去,就对鲍叔牙说,本钱也是你垫的,管仲还提前透支,挣的钱他又多分……鲍叔牙总是说,唉,罢罢罢,这可不能乱说,管仲要奉养老母,他的又没啥积蓄,这都能理解啊。

后来,两人当兵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磨磨叽叽拖在最后。每次撤退,管仲跑得比谁都快。大家都很有意见,领兵的也想拿管仲开刀,严肃军纪。这时,鲍叔牙又站出来说,管仲不是那种贪生怕死的人,我对他太了解了,他是因为牵挂80高龄的老母亲,他战死沙场了,他老母亲怎么办?他这是尽孝道啊!管仲听鲍叔牙这么一说,感动得痛哭流涕,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牙也。两年后,管仲母亲去世。管仲没有了牵挂,果然作战勇敢,立下战功,很快就得到提拔重用。

好,这一年,齐国的国君死了,留下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当了国君,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了动乱,大家都纷纷躲避。公子纠的母亲是齐国西边鲁国国君的女儿,公子纠和管仲就带一拨人跑到鲁国去躲避。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国君的女儿,卫国比较远一些,公子小白和鲍叔牙就带另一拨人跑到南边的莒国去躲避。因为莒国离齐国近一些,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方便做出反应。

这一年,齐国的内乱终于爆发,国君也被杀掉了,权力出现了真空。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得到消息后,都日夜兼程往回赶。谁抢先回到国都临淄,谁就能占领大位啊。赶了一半,管仲得到快报,说莒国离齐国更近,公子小白和鲍叔牙又起五更睡半夜的,很可能早一步赶到临淄。那可怎么办呀!管仲自报奋勇说,公子您和大队人马后面走着,俺先率一彪快马到国道上去拦截他们。

管仲率领一队人马赶往莒国通往齐国的国道上。只见国道上尘土飞扬,马嘶人叫,公子小白和鲍叔牙正催促着手下人马拚命赶路呢。管仲和鲍叔牙套近乎,嗨,到哪去呀?回国?着什么急呀?嗨,能不急吗!管仲说,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啦,鲍叔牙,咱们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吧!话音未落,管仲的箭已经出去了。只听当啷一声,公子小白应声倒在车里。管仲见公子小白已死,于是掉转马头,去追赶公子纠的车队了。

但管仲那一箭只打在公子小白铜制的衣带勾上。公子小白和鲍叔牙还是抢先一步,回到了齐国的国都临淄,并且顺利地当上了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刚上台,非常需要有才华的人来帮助他治理国家,他就打算任命鲍叔牙为齐相。鲍叔牙说,哎呀那可不行,这事只有管仲那样有才能的人才干得了啊。齐桓公说,管仲?那是我的仇人啊!鲍叔牙说,管仲射了你一箭,那只能说明他对主人的忠诚,有了管仲那样的治国奇才,国君您才能高枕无忧啊!

如此这般,齐桓公也包容了管仲。鲁国把管仲送还齐国的时候,鲍叔牙到边境上去迎接,赶紧给管仲松了绑,给他洗了澡,更了衣。管仲很惭愧,你看我辅佐公子纠,没能让他登上高位,这已经是不尽职了,我现在又要去辅佐我们的对立面,这是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啊……鲍叔牙说,你这就不对了,做大事的人,不泥于小节;立大功的人,不需他人,你有治国的奇才,齐桓公又有远大的抱负,这是双赢的事情啊!

好,从此以后,管仲就在相位上,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齐国的大业。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被誉为“春秋第一相”。“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管仲最有名的治国名言。他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力量,用制度化的规定来管理国家,使齐国变得强大而文明,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理性而又深厚的友谊。也千古流芳,传为美谈。

 

 

皖北、淮北

刚才我们说到,管仲和鲍叔牙,都是从一个叫“颍”的河流边走出去的有大智慧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块方圆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又陆续养育出老子、庄子、曹操、白居易这样一些大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那么,颍水在哪里?这块土地又在哪里?这块土地在中国的版图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这块土地,就是我们今天要漫谈的淮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皖北。

颍水是淮河的一条支流。皖北是淮北的一部分,也是主要部分。因为淮河长约一千公里,上游在河南境内360公里,河床开阔,河水很小。中游在安徽,长490公里,这是淮河的主体部分。下游在江苏,长150公里,分别在三江营有入江水道,在滨海射阳有入海水道。主要部分都在安徽。

什么叫淮北?淮是淮河,北是方位词,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中间上下,这都是方位词。

淮河、秦岭一线,是我国中东部南北自然地理的分界线,比如:

A、0度冰线。

B、竹子的北界。

C、高粱的南界。

D、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比如安徽的五河和明光,一个在淮河北,一个在淮河南,一河之隔,五河属暖温带,明光则是亚热带。颍上和霍邱,一河之隔,颍上属暖温带,霍邱则属亚热带。这个界线的划分,是上世纪初,按照当时的气候状况做出的,现在随着气温变暖,中国中东部南北处分地理分界线,已经北推至许昌到徐州一线了。

E、南稻北麦。

F、南甜北咸。

基本上都在这里分界。

皖北有四个地级市:宿州、淮北、阜阳、亳州。

 

                                       2012年6月29日—7月4日

 链接中国作家网许辉主页

 

链接淮北佬许辉的小说博://xuhui1017.blog.sohu.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