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振华评论:个人跋涉与整体存在之间的浪漫

(2011-09-07 11:16:12)
标签:

写作主体

精神意绪

审美发现

分类: 我的最新信息

 

 

个人跋涉与整体存在之间浪漫

              ——评许辉散文集《和自己的脚步单独在一起》 

陈 振 

 

许辉以小说家名世,其中短篇小说的纯粹性艺术性思想性成为“非经典时代的经典”。散文化是其小说叙事的重要特点,那么他的散文自身呢?会否因为小说的敞亮而致其散文晦暗不明?

非也。许辉的散文仍然是许辉式的,散文集《和自己的心情单独在一起》(2008年)延续了许辉一贯的存在性叩问与自我主体性建构,而刚刚出版的散文集《和自己的脚步单独在一起》(2011)进一步呈现了“单独”跋涉的意绪、审美及其发现,也进一步凸显了散文名家的境界与风范。

又是单独!不过这一次是“单独”和自己跋涉的脚步在一起,当然也无法摆脱“属己”的心情。可以说作家从1978年的组诗《田野歌》就开始了思想的游历与精神的跋涉。时间之长,几乎和中国的改革历程相始终;空间之广,不仅安徽诸地,更是大江南北,河西走廊、玛曲、尕海、松潘、长城、拉萨,更甚至域外的温哥华、洛杉矶、旧金山……;内容之丰,涉及山川风物、城镇乡土、文化俚俗、人情世故。

“单独”显示了写作主体特立独行的身影或姿态,也彰显“个人”的精神意绪、情感理路与审美发现。绝大多数时候,许辉以“个人”的脚步去丈量去感受去思考命途的因缘、民族、地域的文化与历史。自我脚步的亲历性、及物性、情绪性,远非书本阅读或书斋里的臆想所能企及。

许辉的独立行走往往并不带有明确的思想目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许是其行走的最大特色。仅凭主体一时的精神意绪或情感萌动,便能起即成行、卧立成吟,久而久之,便内化为主体特有的生命方式。旅途中的风景、生命、人物因为有了主体情感、审美眼光的浸润而不再是“自在自为”的状态,转而成为审美化的存在。它们的意义不明、晦暗遮蔽被审美发现的眼光照亮。

最值得关注的是,许辉笔下的风景与生命很多都是普通、边缘和底层的——或许是不知名的小镇,或许仅是“一个场景”,或许只是一片河滩,也或许只是一只土青蛙,等等。关注黄钟大吕、主流价值、显性文化之外的“存在的庸常与细部”是作家真正人文情怀与审美精神的体现,作家的脚步、眼光和文字重新激活了一直“沉默的在场者”,传达了对日常生活、存在的诗学理想,从而形成对“人性与生命的自觉肯定”。

无论是物、生命或风景,在许辉的文字中都获得平等的关照。泡桐、杨树、青虫、狗、女人、露水、麦场等许许多多的存在物都在许辉的叙述中获得了主体性地位。许辉并没有将自身的主体性凌驾于它们之上,没有视它们为低级的存在物或次等级的主体性,而是用心灵和它们进行对话。这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互,是交往理性原则下“主体间性”的诗意呈现,其根基在于彼此的理解、尊重、和谐与共生。唯有如此,这个世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诗意的栖居”。

许辉的行走绝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只停留于迹象、物象和事像的表层,而是用心灵接通生命存在,用审美发现的眼光开掘、思考面相背后历史、文化的承袭、意蕴以及与现实的关联。于是,沿途的风景与生命便在文字中呈现出历史文化的纵深。只是这种纵深不与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类似,而是直接发端于作者的意绪、思索或情感的触动,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绝不连篇累牍,成为文化的负累与标签。现实也是以微讽或不露声色的语调被嵌入且行且记的文字中,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

行程中、文字里总有女孩或女人忽焉前后。这是许辉的邂逅,更是许辉的“发现”,因而,审美的历程更是增添了些许色彩、意味和灵性。

许辉散文的艺术风格一如既往地值得称道。既具有古典的韵致,又具有现代的张力;既有乡土的原汁原味,又富含深邃的哲思;既冲淡、简约、宁静、平和,又深藏内敛的激情甚或隐约的“疯狂”;既是理性的、现实的、俗世的行走,又是感性的、理想化的、审美的追寻与梦想——文如其人,许辉也总是在功利与唯美、理性与感性、俗世与审美、形上与形下之间穿梭徘徊,这是许辉命运的“前定”还是作家后天精神的宿命?

什么样的动力在背后支撑许辉几十年一直“在路上”?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个人的兴趣使然。这是跳脱生命惯常轨道,渴望新鲜遭遇的内在冲动;这是生命诗意与浪漫的追寻;这是人生意绪的对象化投射;这也是主体自身单独用脚步亲临感受的意趣;当然,它还可以摆脱尘世的喧嚣,专注于精神的遐想;它还可以领略造化的神奇,人类生命亘古以来的痕迹;它还可以一直保持探究的热情和纵览天下的胸襟;更是作家“独立行走,独立思考,独立为人,独立看世界”理念的躬身实践,“单独”赋予了主体独立不倚的思想品格。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然则意境高远。《和自己的脚步单独在一起》近200篇长短章完整串结起几十年的生命感受与审美积淀。在这里,“怎么写”、“写什么”都没有刻意地去经营,实际上只是随物赋形,随性而思,但文本的地域感、现实感、历史观、存在感以及文化意蕴却触手可及。随物、随心、随性、随感进而随笔,最能剥离虚饰的外壳,真正抵达存在的本然。

读许辉的散文首先需要摒除身上的烟火气,从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凝神屏气,净面素心,仔细品匝,方能颖悟文本中“慢”、“静”、“幽”、“远”的境界。和自己的脚步单独在一起,许辉且行且远,单独的浪漫,浩瀚而深邃,那是一个人与整个存在之间的浪漫。单独几乎意味着无限和永恒单独是通向整体的一扇门。勇于单独,“向外,一个人能够知道存在的广度,向内,一个人能够知道存在的深度”。

和自己的心情、脚步“单独”在一起者,皖籍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许辉也。

 (《文艺报》2011,10,28)

 

作者简介:

陈振华,安徽寿县人,2006年获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解放军炮兵学院人文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小说理论、叙事理论研究和现当代文学评论写作,曾在《文艺报》、《文艺争鸣》、《文艺评论》、《小说评论》、《理论与创作》、《晋阳学刊》等全国中文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20多万字,另著有博士论文《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等,曾参与省级课题和院校级课题多项,多篇论文被转载并获军队奖项,另有编著参著多种。

 

链接淮北佬许辉的小说博://xuhui1017.blog.sohu.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