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游牧者的抉择》
(2010-12-05 10:06:33)
标签:
汉帝国农耕文明游牧者的抉择 |
分类: 我的读书笔记 |
(中国台湾)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民族学)
是一本我颇感兴趣的历史学、民族学专著。王明珂的学术著作这些年在中国大陆出版了数本,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热潮,这一方面表明大陆学界需要新面孔、新视角,再一方面,王明珂先生近些年的研究落脚于大陆西部北部地区,这也会不知不觉地带来情感的认同。当然,学术的价值才是永久的,其他都属次要。
在我以往的思维里,我一般都会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既强悍,也在军事上强大。笼统地看,的确如此。华夏发达的农耕地区,为了防御北方骑兵的入侵,修建了著名的长城,而长城的防御性质则是无可否认的,这也是历史上华夏农耕文明屡遭冲击的明证,农耕文明的某种弱势际遇令人同情。但王明珂通过本书带给我的是另外一条思路,那就是在有限制的时间、空间里,“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民族”,他们在未强大之前,受到了巨大的农耕文明的压力,不得不流徙于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寒冷和高原地区,利用“不稳定的”、“边缘性的”资源(草原),生存繁衍,积势图强。长城当然首先是防御线。但它同时也是封锁线:线外(北)是环境恶劣、资源稀缺的不稳定地区,而线内(南)则是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的富饶之地。从这一角度看,历史上北方的少数民族,某种意义上更是弱者,起码在未强大之前。他们对华夏地盘的袭扰和入侵,是贫富差异的驱动。
多数人固有的思维是必须的,因为只有多数人长期的积累,才能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是人类文明大厦的基桩。而少数人跳出固有的思维,则对文化发展至关重要,新思维对固有的思维有冲击和引领的作用,虽然有风险,也冒险,但颇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