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笔写我心——用文字慰藉心灵

(2009-03-18 17:52:57)
标签:

散文集

原野

情怀

至理

许辉

江淮

分类: 我的最新信息

 

 

                                        笔写我心——用文字慰藉心灵   孙孝峰

                                ——读许辉散文集《和自己的心情单独在一起》

 

许辉是当代小说界一名有影响的作家,继短篇小说《碑》、《十月一日的圆明园和颐和园》等、中篇小说《焚烧的春天》、《夏天的公事》、《康庄》等,长篇小说《尘世》、《没有结局的爱情》之后,出版散文集《和自己的心情单独在一起》,首次阅读即被其平淡的叙述,深刻的思想所折服,在其中你能感觉到作者心灵深处的声响,并被其深深感染,完全沉浸在一种平静和享受之中。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或许有一天,我能在江淮大地任一抔土地,起即成行,卧立为吟,以平和冲淡的心性,成就一段命运的因缘。”本书中到处有江淮大地的身影,淮北平原更是其最爱,文中到处是对淮北平原上风土人情的描写,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这里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作者用温存的笔墨,把这里的风景、爱情、友情、亲情细致的描摹出来;合肥的郊区、皖南的山区也有作者的足迹。作者试图向我们诉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身的和谐,我们在文中也深切体味到作者对自然地理及农业文明,特别是淮河流域小麦文明的直接感受,并从日常生活入手,表现纷繁的内心世界及作者思考。“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那些非常自然、非常质朴的地方去,我总感觉那些地方才是我的家,但是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那些地方去,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平静的安歇下来。” 江淮大地这片神圣的土地养育了许辉也造就了许辉,同样许辉也以赤子之心回报了这片土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片神圣的地域。本散文集中到处洋溢着作者对江淮大地的热爱、对江淮儿女的讴歌,这种热爱与讴歌毫无矫揉造作之嫌,纯然是一片天机,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诚流露,读过之后能唤起我们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我是在故乡的夜里,躺在床上就着灯光细细阅读本书的。北窗前春雨里,我和作者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文中有太多我熟悉的东西,这些东西我虽然没有用文字记录,但也深藏于心底,是许辉唤起我的情愫并促使我思考。农村的夜里特别安静,不论是在细雨绵绵中或是如水月光下,我都在静静聆听细细品味,体味那份冲淡与自然,可以说那是一种享受。这里有自己熟悉的土地,作者的气质与涵养是完善人格的体现,也是自己由来已久的渴望,文中作者在淡淡的小我描写中塑造了一个真正大写的人。这里有作者的真性情,有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作为有识之士,作者为我们构建了一片休憩的场所。

许辉的散文有其独特的魅力,他的散文抒发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怀,带着神话般的意象,穿越茫茫时空从原始社会走来,读之令人倍感亲切,让人平静地回味过往。作者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寄寓别样的情怀,这些都是作者心灵的真实写照,用平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看似微不足道、平淡无奇,实则内蕴至理、感人至深!在其平淡的故事里,在其平白的叙述中,我们的心情的得以安静并开始思考人生,思考我们的个体存在,在寥廓的宇宙中思考这个大写的人。“我的思维差不多停滞了,停滞、搁浅在许多许多年以前的那幅记忆里,任什么响动,都暂时无法使我摆脱我在遥远记忆里的沉陷……越陷越深……。”这是散文集中第一篇文章里作者的思考,也是贯穿全书的主线,作者一直在遥远的记忆里寻找,寻找那可以慰藉心灵的存在。看此书使人安静地回味过往的同时,也还促使你思考,文中处处是作者关于人生、生命的真实体味。虽然我可能还没有完全读懂、甚至根本就没有读懂,但我明白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也是我思考的内容,作者对那种清静自然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也是我的向往,这应该是我们双方的幸运,可以说他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也算他一个合格的读者吧。

作者在江淮大地上,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率真自然,追求一种单纯宁静。一个人行走在这片天地间,在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上吟唱,他把根深深地扎在这坚实的土地中,用思考昭示自己的存在,用行动证明自己。这看似简单平易的生活,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生灵,应该是自由自在地生活的这片神圣的天地间,就是这样与生俱来的要求,我们每个个体都在苦苦寻觅,忙忙碌碌中我们到底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又需要什么,那种简单自然的生活对于我们真的这样可望而不可即吗?“在这种晴蓝的天空下,每个人都过着不同的生活,而我呢?也在过着前后不同的生活;对未来一无所知,但充满幻想和信心……我的头脑里装满了许多奇异的图案和想法,我只在等待未知的那一天的到来……现在,我生活在另外一种感觉和情境里;我仍然经常坐在桌边,脑感里塞满了迷蒙和幻想。但我确定感觉到以往的生活离我远去了,那种生活在我现在的精神境界里显得那样迷人,恍若仙境,充满了无可比拟的魅力。”

和自己的心情单独在一起,是贯穿全书的思想。作者时常一个人跑到江淮大地上的一个小城镇乃至乡村,去体验生活,不论是瓦埠湖畔、肥东石塘还是黑塔镇,涎河等;作者也时常一个人深夜醒来,夜深人静时聆听内心深处的呼唤。思考使人存在,作者是懂得生活的人,而且生活得很自然,很有情调。“沉静的心情像一种春天在无际的原野上的播种;原野是那样的的明媚和辽远;整个原野都在心理上属于一个人,一个有心人,一个感觉到了原野上一切的人,一个心如坦原的人;属于一种心情。但是获得那种情境的时刻,对我们来说,总是少而又少的,那种微微颤栗的的快感不常到来,而是曾存于我们记忆中的遥远的青少年时期的愉悦快活的往事。我们所需要的,也是难觅的。” “人咋就不能活出哪怕是半天的潇洒来,人就得整天陷入一种被动和应付之中!人就不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安排一种自己适意的生活?人就不能摆脱世俗性的束缚,活出一种大度、大量、大适和大形来,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活过来。” “我的内心很实在,很有生活的滋味,也许我可以永远这样过下去,我可以尽量的减少社会附加给我的东西,减少社会对我附加的心理暗示,人到底怎样活着才为生有所值?我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我愿意这样平静地活着,过着那种非常平静的日子。”作者一直在追问生命的意义,怎样生存才算对得起生命,我欣赏作者的坦白,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生活的品味也许就是这样简单、鲜明、饱满而富有冲击力。

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熟悉的,总有一些过往是我们挂念的,总有一些事物会牵动我们的情怀,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他,会他。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稍纵即逝的时间里,总会有亘古不变的存在,在这些存在面前,我们是何等的渺小,也就是这些最质朴、最原始、最有活性、最有灵性、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促使我们思考什么是永世长存。了解这些之后我们会明白,平淡冲和的心态是多么重要,在短暂中体味永存,在永存中把握短暂,是多么难能可贵。许辉似乎成功了,最起码他尝试着思考。“生活里真的是有无穷尽的内涵和况味的,只是我们无缘或无意一一加以体验和考察,但我觉得我有这种心情,这种趣味和耐心去体味生活中这些无比美妙的细枝末叶,我觉得我真是幸运的,因为我可以为所欲为地沉浸在不为他人所知的境界中,这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比什么都大。” 作者在平淡的生活中处处打量、细细体味,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对,这神秘的自然发出由衷的感悟,这里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高头讲义,有的只是平白叙述中的淡淡馨香,不若春光灿烂时的浓艳,不似秋风肃杀时的冷凄,梨花一枝春带雨,在空旷枯寂的枝头若隐若现,但清香早已沁人心脾。也许你也向往过这样的生活,但他做到了,完全是一片天际,如陶渊明般自然,如王维般清新,无矫揉造作之嫌,无隐晦生涩之弊,正如封底所说:“读这本书使人安静。也能使人思考。偶尔翻读一章,颇易进入遐想的空间。眼光会放得长远,是一种专注于精神的层面。”

许辉是一位有灵性的作家,在原始存在的意象面前,他不紧不慢,微不足道的小事信手拈来,在平实如水的叙述中哲理显现。文中洋溢着对人生的思索,内心的情愫在笔端流淌,浅浅寄言、深深道款,文中无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作者用文字构筑一片精神的家园,在文字中释放自己的情怀,同时也在文字中得以休憩。

 

 

 链接“淮北佬许辉的小说博客”:http://xuhui1017.blog.sohu.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