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答媒体记者问
(2008-07-29 10:21:45)
标签:
就文学创作以外的生活答媒体记者问 |
分类: 我的最新信息 |
一: 许辉老师的创作似乎很早,您是在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的,但有资料说明您在1976年即已开始了写作,推算一下,你当时应该是在高中,那时的生活学习情况是个什么样的呢,据说喜欢文学的人都容易沉迷,甚至有可能不是一个“好学生”,而在当时对文学的喜爱是否影响到您对将来大学生活的选择呢?
答:开始“文学创作”其实是在更早些的时候,1974年前后吧,有一阵子班级里流行向当时国内尚属鲜见的文学杂志投稿,我也加入其中,那时投稿又不要钱,在信封上写上“稿件”、“邮资总付”的字样,把信封的右上角剪去一角(以方便邮政工作人员观察是否稿件),投入信箱就行了。不过当时最时兴的是写作曲艺作品,比如快板书、三句半、数来宝啦等等,当时强调的是大众性的普及文化,各层各级又经常会有这方面的演出要求,写曲艺稿十分实用。
用当时以实践为主的标准看,我算是个好学生,我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文学和文字基础也算好的,读的书比较多,考试成绩则整个社会都不是那么重视的。这样的兴趣影响了我对大学专业的选择。在大学的中文系学习期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所改变,我就变成不那么“优秀”的学生了,我的考试成绩一般,但我是一个偏好思考、偏好云游、偏好学以致用、在大学里拚命读书的学生,这些对我考试成绩的下降是一个很好的弥补。
二、您大学毕业后曾在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任秘书,后来才转入文联从事专业文学的创作。如今您担纲省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省作协常务副主席一职后,可以说策划了几起大的文学活动,而且所有的工作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些活动的策划及统筹彰显了您另外一种能力,这与您当初的工作经历有关联吗?
答:有一定的关系,是一种情境的体验和体会,但并不最关键。党政部门要求的是一种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又要对权力授受的主客体有细致的和明白的理解、把握、体认和体会,对组织和纪律性的要求标准较高,对自己理性控制的要求也严格,这都是一种特别的训练。但对我而言更重要的则是,在非文学的常态工作和生活中,我能够十分自然和清楚地划分工作理性和生活感性之间的区别。在生活感性方面,我的儒家传统文化情节浓厚,感恩、分享、互助,都是我尊崇的道德准则。而在工作理性方面,我又最享受规则、条理、正式、开放的视野所带来的快乐。就具体的作协和文学院的工作来说,我们的工作应该是简洁、高效、高标准、开放和动态的,我们的标准不在纵向的比较,而在横向的和兄弟省区的“攀比”:我们正在快速地赶上来。
三.您现在每年会有一段时间居住在北京,这是为了写作的考虑吗?您会不会由此而将自己的生活状态划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呢?比如一种是写作下的,一种生活上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们各自的形态会有哪些不同呢?
而在非写作的生活状态下,许辉老师有没有一些“另类”的休闲方式呢,比如交友、远游、或者一些其它的爱好等等,这些生活的情态反过来会影响到您的创作吗?(您个人目前生活现状的描述是我们这期想要的重点资料,其中也 包括许老师在北京的生活状况,希望 许 老师能说得稍微详细一点)
答:现在能悠然地住在北京享受读写和北方漫游的乐趣,是我的一种渴望。北纬四十度的北京是中国命定的中心,这是中国元明清国土变化和民族融合后的关键词,政治中心的南移,总是会给国家的治理带来无法破解的难题和噩梦。在北京、北方时,我能切身体会整个民族和历史的一些细节。我能在盛夏酷暑去古北口的山里采撷野酸枣。我还能和朋友在羊羯子酒店喝二锅头啃羊排(蒙古高原的绵羊羊排),打北京麻将。
在合肥的生活被工作占去了许多资源,这些工作需要有连贯的思路,最主要的是会占去时间。我非常喜欢“打牌”(现在已经无暇顾及了),也非常喜欢独自云游,还非常喜欢养花莳草,更喜欢做一个天天浇水施肥采摘收获的城市菜农,读书读报上网当然都已经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了,收集各地的邮戳也是我十分钟情的。
四、您是江苏人,但您的小说中却有着浓郁的皖北文化的氛围,这与您的生活经历相关联还是您文学创作自身的一种选择?
答:我祖籍是江苏泗洪,泗洪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划归江苏的,不过泗洪和宿州等地都是淮北的一部分,部族时期是徐文化的一部分,秦以后成为著名的古战场。说淮北地区人文荟萃名符其实,孔孟老庄、项羽刘邦(包括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淮北人文菁华的一部分。南宋以后黄水泛淮,淮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就一落千丈了。不过文化的传承已经扩散到整个华人世界的角角落落,区域文化的振兴(包括我们每一个个人的努力)也无日不在进行之中。
五、作为一位行走在多种文学式样边缘中的风格独特的作家,您对自己的生活或者说是人生态度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吗,个人的生活理想或者说您个人的理想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方式?
答: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侧重吧。现在则希望能有比较多的钱,经常居住在不同的地方,过着比较悠闲的生活,读自己最想读的书,写自己最想写的作品,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思想和精神上完全自由,能够在不同的文化中获得认同……
——2008年7月9日星期三合肥淮北佬斋
链接“淮北佬许辉的小说博客”:http://xuhui1017.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