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旅行 |
嘉峪关、大学生老外、河西走廊、邮戳、哈密瓜
7月18号,早晨6点醒。嘉峪关的天空晴得极好,和敦煌的一样好。
室外凉爽爽的,太阳出来以后,嘉峪关和整个西部一样,在太阳下有些晒人,但在背阳的地方,则有些凉意。
陪许尔茜去参观嘉峪关城楼。我们去的时候人还不是太多,但随着太阳的升高,嘉峪关城楼景区很快就人满为患了。几位大学生模样的男女老外拿出学生证来买半票,但其中一个被查出了某种问题,为面无表情的售票员小姐所淡然拒绝。
嘉峪关城楼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为明长城的起点。如果从修筑的时间上看,它比山海关还要早9年。关城里机关颇多,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极高智慧。
关城的空地上现在还种着沙枣树,7月这时候记得正是开花的当口。站在关城上往西望,戈壁雄浑,但也苍茫。古代交通不便,人力孱弱,从此地出去,还能不能再回来,就很难说了,在那种情况下,人的内心多少都会有些凄凉。
我坐在嘉峪关城楼景区售票处的台阶上观察这个小社会。我突然觉得,世界那么广大,而我们却所知甚少。这对此时的我是个颇大的刺激和激励。
许尔茜10点由景区出来,她只说嘉峪关很漂亮,很值得一看。
打车返回市内,先去嘉峪关邮局给我的邮折盖邮戳,再吃饭回招待所休息,下午2点30分由嘉峪关火车站上火车,返回合肥。
火车上热烘烘的。不过还好,还不是太热。在河西走廊还不是太热。但过了宝鸡温度就更高一些了。
火车上的售货员卖用尼龙袋兜装的哈密瓜,四个十元。够便宜了。我和许尔茜一直想买但囿于转车的不便而一直未买。过了西安,这些哈密瓜只卖五元一袋了,近乎白送。但我们终于没买。
所谓河西走廊,指的是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肃、新疆交界处这一个狭长而倾斜的地带,长约1000公里,因其形似宽阔的走廊,又位居黄河之西,故名之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面积约11.1万平方公里,地势平坦,绿洲众多,光热充足,水资源亦较丰富,是甘肃乃至全国有名的商品粮基地。
某天上一军坛,看见军迷们在议论中亚战略及河西走廊的铁路和交通。真的,就我所见,在戈壁上修筑公路和铁路真应该是很容易的,推土机开来把戈壁上的土堆堆,不就是一条康庄大道了吗?连拆迁的事都不用烦。当然,这更多的只是一种外行的宏观愿望。
我看着火车车窗外。河西走廊使我留恋和沉迷。河西走廊稍大些的城市我都去过,走过,甚至连武威北面沙漠里的民勤县我都去过。
困了,但只有“坐位”。许尔茜担心有人拿我们的包,她不敢睡,自觉自愿地看着包。但我却浑然不觉,呼呼呼呼睡得好香。
带女儿出门还真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