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高枝银杏实,几千年物到而今

到随州洛阳店去看银杏,去体会电影《英雄》中那壮观的场景,是在鱼过生日的那晚就定下来的。
10月4日早上,我们4人一上汉十高速,负责开车的朱就开始刺激姜MM:“这么好的路,这么少的车,你不想体会一下在高速路上开车的感觉吗?”对于早就想在高速路上过把瘾的姜MM,那还经得起这么地煽动。第一次在高速路上开车的姜,经常把时速开到了140km/h。我坐在后座上赶忙对姜说,我第一次上高速时,只敢开80km/h。已经很兴奋的姜已经听不进我们几个人的话了。
很快就看到了山上的银杏。我们似乎来得太早了,没有看到《英雄》中的那一大片金黄金黄的恢弘的场景,看到的是山上一片葱绿与金黄可掬相杂的银杏,仍然给人以俊俏雄奇、华贵典雅之感。


车停在路边,我们首先来到“银杏树王”下。这棵树有2500年了,树旁有一石碑“群臣朝会”,这棵高大挺拔的古银杏旁,还有许多银杏围绕着,形成一个硕大的银杏群落。它们历尽兴沧桑、遥溯古远,惟妙惟肖地再现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楚王伐随时,在此作过行宫,开过朝会。楚王神态庄严倾听大臣的意见。两侍女与王后隐于大王之后。老太监随时准备传递奏折。左边的文臣与大王推心置腹,鞠躬尽瘁。右边的武将器宇轩昂,整装待发,视死如归。

被朱称为“在水泥树林里长大”的鱼与姜,被成片的银杏群落震慑了,她们时而抱一抱树干,时而跳起来去摘树叶,时而摆出pose,要我和朱为他们多照几张相片。
顺着盘山公路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个院落——胡氏祠堂。从中堂向右,进入一个被当作学校教室的房间。教室里恰好有2个小孩,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在黑板上写字,一个小一点的男孩在课桌上做作业。

此情此景,这让我想起在老家的祠堂小学读了一年书的情景,相似的教室,相似的祠堂学校。这也勾起其他三位的对读书时代的回忆,他们三人整齐地坐到书桌后,一本正经地当起学生来,要小孩向他们提问题,他们踊跃地举手发言,没有被点名的姜居然激动得站起来要求回答问题。最后干脆到黑板前去回答小孩的问题。后面进来的游客也被感染了,纷纷加入学生行列,教室很快就坐满了人。

熟悉的农具——石磨、砻、织布机,等等,让我久久不愿离开。我时而摇一下织布机,时而去推一下石磨和砻。鱼呢,也拿起煤油灯摆起《红灯记》中的pose,要我为她照相。先出门了的姜不停地按响车笛,提醒我和鱼。已经等得不耐烦的朱找到我和鱼的时候,我正在教鱼如何推磨子,朱见后,抢过去,也推了起来,并大呼:过瘾,真过瘾。

看到路边有农民在小溪边洗银杏果,鱼和姜喊着要停下来。姜的童心大发,学着农民,拿起铁锹来,铲起银杏果来。全然不听农民的劝说:银杏的黄色沾到白色的裤子上是洗不掉的。

来到“五棵树”的村子里,看到当地的农民围坐在5棵2000年以上寿命的银杏树下,或摆小摊卖卖点东西,或者天南海北地神聊。那份清闲,那份安逸,仿佛是到了世外桃源。


趁着我们在吃烧烤的银杏果的时候,姜一下子就爬到了一颗树丫上坐了起来,并不停地叫着,快点为她拍照。鱼说什么也不敢爬上树,不管怎么刺激她,就是不上。
顺着山路,我们来到了“银杏至尊”树前,这是一棵有着2600年寿命的树,是两棵连在一起长的,被当地人称为“夫妻”树。在树前,我们男女两两交叉,在同伴的导演下,摆出了最佳的pose
,照了几张“伪夫妻”照。边照相,还边笑着问其他的游客:你们看,哪一对是真夫妻,哪一对最有夫妻像?
由于朱带错了路,我们几经辗转,来到了一个水库边。或许是刚刚看了太多山的原因,或许是山里没有水的原因。看到水后,人的心情立刻精神起来,朱立刻去水边为两个MM
割了许多茅草。把一直准备找地方吃中饭的事情早丢到九霄云外里去了,忘情地去感受水的灵性,沉醉于水天一色的秋色里。

在回家的高速路上,接到了范MM从加拿大打来的电话。几个人轮流用那溢于言表,还带点疯狂的话语,对范说:赶快回来吧,我们再去玩,再去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