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行为表现评估(上)

标签:
行为表现评估方法教育 |
分类: 教学心理学 |
行为表现评估(performance assessment),在组织心理学中被称为绩效评估,在学校教育中,我国学者有时也把它译成实做评估、表现性评估、操作评估。本质上,它是指通过要求学生从事某项活动或者制造某一产品而展示知识和技能的评估方式。
行为表现评估是为了克服传统的评估方式的不足而开发出来的。在学校教育中,它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应对传统测验的三个不足:第一,传统测验关注的是知识和信息回忆;第二,传统测验很难洞察到学生的思维方式;第三,传统测验不能评估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运用到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
行为表现评估通常直接测量学生在现实生活任务中的行为表现。某些评估例子如下:
1.为校报写一篇编辑评论;
2.编制一份关于学年作文的档案,要有同学关于作文的优点和不足的评价;
3.在木工课上设计并制造一张书桌;
4.为年轻读者写一本有插图的小书。
那么,教师该如何设计有效而可靠的行为表现评估呢?一般说来,需要关注如下四个步骤:第一,指明预期的评估指标;第二,选择评价的关注点;第三,营造评价情境;第四,设计评价程序。
一、指明预期的评估指标
设计任何评估的第一步都是要清楚自己要测量什么。对学生的技能或展示过程的清晰描述,有助于学生理解任务要求,也有助于教师设计自己的教学。下面是一份关于“演讲中的行为表现标准”的列表,它告诉我们评估时该如何明确预期的测评目标:
1.站立自然;
2.保持目光接触;
3.有效地使用姿势;
4.运用清晰的语言;
5.足够的音量;
6.适当的语速;
7.主题经过系统的组织;
8.维持听众的兴趣。
二、选择评价的关注点
预想的测评结果确定后,教师接下来要决定自己的评估究竟是关注过程,还是结果。一般说来,过程通常是评估的最初关注点;随着学生掌握相关步骤后,评估的关注点就应逐步转移到结果。
下面列出的是行为表现评估中的过程和结果成分:
三、营造评价情境
行为表现评估的价值在于它与现实的任务相关联,教师希望学生最终把自己的技能运用到现实世界中。因而,与一般的纸笔测验不同,它需要具体的、现实的评价情境。
使用现实的情境,就会涉及到时间、花费、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方面都可能会妨碍现实性的测量。例如,你要让学生探究池塘内植物的生长特点,他们就必须到池塘周围进行观察,这对他们来说有安全问题。为此,有时候采取间接测量还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