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的区别

(2013-05-04 09:32:33)
分类: 他山之石:学

“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的区别

 

 

1、课程理念不同。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弊端强调“课程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听话说话”也受其影响,大多采用看图说话的呈现方式。教学中,单幅图怎么说,双幅图、多幅图怎么说,均有知识的传授;图上有什么人,在干什么,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均有一定的句式限制。《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口语交际”则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课程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有一定实践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与人沟通。它体现的理念是“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

2、课型体例不同。“听话说话”在教科书上呈现的方式主要以看图说话为多。说话的内容方式基本已框定,体例相应较为封闭;而“口语交际”在教科书上呈现的方式主要是提供一个话题,有的要靠课外的信息资源加工才能完成。因而,口语交际的体例是开放立体多元的。

3、课型结构、学生角色不同。“听话说话”训练学生如何听,如何说,课堂上的操作或一问一答(要求学生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即可),或只是不答乃至只听不说(如学会听广播)。由于缺乏交际意识,不需要一定的交际情景,更不需要一定的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是一种单向自我式的静态语言训练。而“口语交际”特别强调真实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行为。交际的双方要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听者和说者的地位要随着交际的需要不断转换。他们既是听者,同时也是发言者、建议者、合作者等。双方的信息通道是畅通的,双方的表达是相互促进的。因而,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

4、教师角色不同。由于课型结构的不同,教师充当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听话说话”中,教师的角色形象偏重于传授者和指导者;“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形象则应该是参与者和引导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