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原一千年:长江边的“飞地”

(2011-05-12 08:18:23)
标签:

二里头

盘龙城

中原王朝

据点

飞地

文化

分类: 中原一千年

说到二里头文化的南界,一般认为驻马店以南的河南信阳地区,虽也发现了若干含有二里头文化因素的遗址,但其文化内涵与典型二里头文化还存在较大的差别,文化性质应另当别论(北大等 1998)。至多,二里头文化的南界在鄂豫交界地带(考古所 2003)。

由汉水及其支流再向南,即可抵达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汉。武汉市区东北、天河机场附近的黄陂区盘龙城遗址,以二里冈时代商王朝在南方的重要据点而著称。外来者最早在此安营扎寨,大致在二里头文化晚期(发掘者认为最早的遗存可以早到二里头文化早期(湖北所 2001),可商)。

至于二里头时代盘龙城遗址的性质,学者们的意见也不一致。究其原因还是其文化面貌与典型二里头文化有同有异,究竟是异大于同还是同大于异,诸家看法各异。总体上看,它的相似度还是很高的。至少,它的文化比其北的信阳地区甚至淅川下王岗、驻马店杨庄等聚落还接近于二里头都邑。鉴于此, 向桃初教授认为不能排除此类遗存是二里头文化晚期在较短时间内从中原地区直接传入的可能性(向桃初 2010)。

早期国家的扩张方式,最大可能是先沿水路陆路呈线状推进,有些可能就是点状的“飞地”(中转站或军事据点)。盘龙城,究竟是这类“飞地”还是星星之火燎原成了个二里头文化的地方类型,有待进一步探究。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些中原王朝的据点因何而设?二里头文化扩张的背后显然有中原王朝的政治意图,除了利用“天下之中”的有利条件在广大区域建立政治关系网以外,获取各地的自然资源应该也是其重要的目的。而且,这种资源的获取,在当时也就是最大的政治。

对此,刘莉和陈星灿教授有精辟的分析。

洛阳盆地是一个相对封闭且肥沃的冲积盆地,能够养活密集的人口,也有利于军事防卫,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缺乏自然资源。

修建宫庙需要大量的木材;制造石器需要石料;铸造青铜器需要铜、锡和铅以及用作燃料的木炭;维持本地区人民生存必须有食盐等等,所有这些资源都难以在二里头周围的冲积平原发现,但是却可以在周围地区半径为20200公里的范围内获得。

城市中心的发展显然需要这些重要资源不断地向都城输送。二里头处于通向周围地区的陆路和水路交通的中心位置,从这里可以沟通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许多次级中心或据点大概就是为了保证这些资源的开发和运输而形成的。因此,资源的空间分布、主要交通路线和次级地区中心的设置,对于我们理解早期国家控制重要资源的政治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刘莉等 20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