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考古人许宏
考古人许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566
  • 关注人气:19,0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包装大明宫:两骏回归的美丽故事

(2010-06-29 06:25:58)
标签:

流失文物

大明宫基金会

周冰

良渚

灼热的大遗址

杂谈

分类: 宏观史界

良渚旅次。

夜宿号称“美丽洲”的神奇的土地上。清晨拉开窗帘,由宾馆九楼向外眺望,良渚城内的莫角山大台基在雾霭中若隐若现。

随身带来途中翻读的,是一本新书《大明宫:灼热的大遗址》。

良渚,二里头,大明宫——都显得有些“灼热”的大遗址。它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同样地引人争议、引人深思。

二里头仍处于落寞中,良渚已揭开“开发”的面纱,大明宫则已笙歌阵阵灯火辉煌了……

这就是这篇转帖以及可能的续篇博文出笼的因缘。

刚看到这段,就先听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总指挥、大明宫研究院院长,管理学博士周冰给你讲包装大明宫的方案之一吧。

 

有了钱,也就有了手段

宾夕法尼亚大学拥有“昭陵六骏”石刻中的两件,这两件是1910年被盗离中国的,但宾大是从合法途径获得的这两件宝贝。我们不能设想依靠国家力量义正辞严的要求现在的拥有人返还流失文物。人家不欠我们什么。

比较可行的做法是,让这两件文物在中美之间自由流动。

我们很快与宾大博物馆取得了联系。馆长是位英国人,很友好,也很愿意帮忙。但基于校董事会才是学校的最高管理机构这一管理体制,文物的流通,必须经过校董事会的批准。他表态,文物换展他可以向校董事会报告,在此前他邀请中国方面派专家参与石刻的保护工作。

我在一个合适的场合,向国家文物局的局长们作了报告,得到的答复是鼓励。

于是,一个新的国际故事可以展开。

首先我们以大明宫基金会名义发出在全国招募文物专家赴美做考古志愿者的公告。这将一下子激起一个全国民众关注流失文物的波澜。大明宫基金会也将得一意想不到的推广。

然后,两年后两骏回中国,在大明宫与另四骏团聚。再然后,两骏遗憾地告别中国。

于是,大明宫再次发出声音,海内外华人,我们自发的捐赠,把它赎回或在海外购买文物将他们换回。

两骏的回归,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不在乎这一故事的长短,在乎它在美国的旅程,在乎这是一个国际故事。

 

(周冰:《大明宫:灼热的大遗址——制文化权时代的人类文明制高点》,

人民出版社,2009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