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驽:陶寺圭尺表明尧舜疆土认知已至今两广及中蒙边界

(2010-05-28 10:11:10)
标签:

北回归线

陶寺遗址

尧典

疆土

尧舜

两广

中蒙边界

杂谈

分类: 围观学界

近年来,随着城址、宫殿、王级大墓、观象台的陆续发现,陶寺遗址越来越显现出早期国家都城的特征,这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倾向于将陶寺遗址视为尧都平阳2002年,陶寺城址中期王墓IIM22的头端墓室东南角出土了一件漆木杆IIM22:43,残长 171.8厘米,上部残损长度为8.2厘米,复原长度为180厘米。漆杆被漆成黑绿相间的色段加以粉红色带分隔,根据我的研究推测,漆杆为圭表日影测量仪器系统中的圭尺,年代为陶寺文化中期(公元前2100—2000年)。

 

何驽:陶寺圭尺表明尧舜疆土认知已至今两广及中蒙边界

上图应为河南登封“周公测景台”<元代观星台,明清重修>——引者注

 

字首先出现在西周金文中,似乎可以印证圭表始于西周。圭尺,商代和史前陶寺文化时期则称为甲骨文字( )其实就是圭尺的象形:丨为圭尺杆体,描绘的是游标玉琮,像玉琮外廓,像玉琮内圆,而游标两的似飘带者传统称为(旗帜的飘带),其实并非飘带的象形,而是圭尺上彩漆色段的指示。卜辞中屡见“立中”,可以理解为建国建都之始“立中”为确定“王者居中”的地中,即确定中心位置。日后定期的“立中”,则是观测日影在圭尺“中”上的“位置”。两种行为都离不开核心仪器部件游标圭尺“中”。

……

陶寺IIM22:43圭尺不仅可以用于立中、测日影配合观象台观测制定历法,而且还可以用于大地幅员测量。陶寺圭尺第11号色带为夏至影长标志,那么110号色段作为刻度在陶寺测量夏至影长是无用的,却可以用于测量陶寺以南至北回归线一线的夏至影长,因为北半球夏至正午北回归线上的影长为“0”,这意味着陶寺圭尺夏至测量可南及北回归线,表明尧舜的版图雄心或疆土认知已至今两广地区

《尚书·尧典》记载:“申命羲叔,宅南交。”《史记·五帝本纪》索引(应为“索隐”——引者注)称:“南交则是交阯不疑也。”我们认为,交阯乃大地域的统称,当为北回归线一带包括今两广和越南北部,大约当时通称交阯。《尧典》所谓派羲叔赴南交观测夏至,并非虚妄梦呓,而是去实测当地的夏至晷影长,陶寺圭尺“0”点刻度可测北回归线夏至影长就是物证,这在天文观测技术层面上和大地幅员测量方面就十分必要了。

……

陶寺遗址到广西北回归线直线距离约1400余公里,折合标准为175/寸。陶寺圭尺移杆后测量陶寺以北地区冬至晷长多余9寸,可用于测量陶寺以北地区冬至晷长,陶寺圭尺最北可至788公里,大约在今中蒙边界,北纬4230分左右,大致相当于文献中的“朔方”和“幽都”地域。即《尧典》所谓“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陶寺圭尺有关南及北回归线的夏至测量与北至今中蒙边界的冬至测量尺度的设计,证明《尧典》中南及交阯、北及幽都、《五帝本纪》舜南抚交阯的尧舜国家理想版图认知,绝非空想,而是派天文官羲叔或和叔辈实测的结果

当然,陶寺文化国家的实际版图可能达不到如此之大,圭尺所表现的只是理想蓝图。

 

  驽:《“中”与“中国”由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5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