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界关注】文献史学家何以能评判"曹操墓"的考古发现

(2010-04-22 14:38:52)
标签:

史学家

曹操

高陵

考古发现

西高穴

共识

纪要

杂谈

分类: 围观考古现场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李凭指出,对于曹操高陵真实性的明确表态,无论对于历史还是现实,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就曹操高陵考古发现达成六共识》,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年4月22日

 

曹操高陵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联席会议

[2010-04-06]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两会会长联席会议于201042日至3日在河南安阳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博导、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凭教授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孙家洲教授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彦辉教授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史学月刊》主编、河南大学历史学院李振宏教授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张鹤泉教授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梁满仓研究员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刘驰研究员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博导、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书吉教授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博导、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陈长琦教授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博导、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严耀中教授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博导、南京大学历史系胡阿祥教授
   
会议还特别邀请: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朱绍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毓芳教授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学术研究》杂志社李旭明社长
  
《学术研究》杂志社叶金宝主编,
   
《历史研究》杂志社宋超编审。
   
会议由李凭教授主持。
   
与会者现场考察了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考古发现的曹操高陵,听取了曹操高陵考古材料介绍,仔细考辨与研究了出土遗物,着重就曹操高陵的发现与汉魏历史研究的学术意义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会议形成了以下共识:
   
一、考古工作者田野发掘、资料整理与分析是认真科学的。从目前已完成考古发掘的西高穴二号大墓周边地理环境及地望、墓葬形制、规格、刻铭石牌及相关出土遗物等证据来看,考古工作者关于该墓为曹操高陵的判断是正确的,其定性是准确的。
   
二、结合文献研究,自曹操葬后,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北宋,文献中关于曹操高陵地点在邺西的记载,一直非常明确,线索清晰。曹操生前明令: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曹操生前规划了自己墓葬的位置,所营之墓称寿陵,入葬之后称高陵,因其居邺之西,故又称西陵。1998年西高穴村出土的后赵鲁潜墓志明确记载了鲁潜墓与曹操高陵的方位,西门豹祠及其石刻铭文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唐《括地志》关于西门豹祠与曹操高陵位置关系的记载,唐太宗曾亲祭高陵,北宋政府曾置守冢户保护曹操高陵,这一系列史实记载均说明北宋以前曹操高陵的位置是明确的。金灭北宋后,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人民流散,史料简缺,高陵位置记载渐趋模糊。故北宋以后关于曹操高陵的各种揣测渐见坊间,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七十二疑冢臆说,以及《聊斋》、《三国演义》等编造的神异故事类说法,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三、历史学与考古学都是重视考据讲求实证的学科,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专业素养。在提出论点,作出结论时,须有可靠的文献与实物证据,不能像文学创作那样凭空想象,更不能以不可靠的传说或小说为论据。确认曹操高陵的考古学依据,是明确而充分的。墓葬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等刻铭石牌是非常确切的考古依据。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在曹操薄葬遗令之后,明确记载: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对于魏武王的称谓,不应有所怀疑。而挌虎是体现当时风尚的行为。其中所谓常所用,实际上是当时的习用语。以常所用兵器随葬,与曹操要求敛以时服的原则是一致的。
   
四、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曹操是这两个时期转折的历史节点。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历史人物曹操,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非同被明清小说与旧戏剧舞台扭曲的形象。曹操高陵的发现,有利于对曹操的客观评价,为我们研究汉魏历史,研究真实的曹操提供了难得的宝贵的实物证据。
   
五、曹操高陵的发现具有重要史学意义。首先,破除历代传说中有关曹操高陵的种种谣传,廓清了历史迷雾。其次,证明了文献所载曹操生前节俭死后薄葬及尚武的事实,也体现了曹操政治廉洁、关心民生的重民思想。再次,曹操高陵的考古发现与确认,为研究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物质文化提供了一个科学坐标。最后,曹操高陵的发现激发了社会对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关注,激发了学术界对汉魏历史研究的热情,对于推动有关曹操的研究和汉魏历史的研究,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建议尽快整理现有考古材料和发表发掘报告,以供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进一步研究;同时,对可能存在的陵园及陪葬墓等展开调查勘探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高陵制定全面科学的保护规划。

                                                                         00年四月三日

 

                                      http://www.hawh.cn/html/20100406/838962.html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