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晒一晒我们的团队——夏商周考古研究室

(2010-04-14 17:37:46)
标签:

都邑

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

夏商周

三代

田野考古

杂谈

分类: 学史钩沉

近来一直忙于所庆60周年的各项准备工作,编校了不少所史方面的材料。

这里就先晒一晒我们的团队——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它的历程构成了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夏商周考古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个传统研究部门之一。2003年列为院重点学科。现有研究人员19名,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5人, 7人有博士学位、7人有硕士学位。现任主任许宏,副主任何努、徐良高。

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商周研究组,由郭宝钧任组长,王伯洪任秘书。1978年称为第二研究室,90年代改称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张长寿、殷玮璋、王巍、杜金鹏曾先后任主任,郑振香、杨锡璋、殷玮璋、高炜、杜金鹏、许宏曾先后任副主任。

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夏商周时期都城遗址、夏商周时期社会生活,以及夏商周时期中原文化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现下设6个田野工作队,主要是依托龙山时代的1座中心性城址和夏商周时期的7座重要都邑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工作。

山西队  前身是黄河水库考古队山西分队,成立于1958年。主要在晋南地区进行田野考古和研究工作,先后发掘了芮城东庄村、西王村,夏县东下冯,永济东庄村、南礼教,襄汾大柴,临汾下靳,垣曲小赵,侯马晋国都城,临猗程村和淅川下王岗等遗址。尤其在襄汾陶寺遗址发掘取得了丰厚成果。19781985年发掘了陶寺墓地的1300多座墓葬,新世纪以来,又在陶寺遗址发现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获得了包括特殊礼制建筑、大中型贵族墓葬,以及大面积夯土基址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该队还对临汾盆地进行了系统调查。

    二里头队  1959年徐旭生踏查“夏墟”时发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后成立。主要是对二里头遗址进行田野考古与研究工作。通过50年的工作,对于遗址的范围、布局、内涵、年代和文化分期,有了基本认识。其中关于宫城和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中心区主干道网、以青铜器铸造和绿松石器制造为代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成片的宗教祭祀遗迹和贵族墓葬,以及大量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的发现,尤为可贵。70年代,该队还发掘了河南临汝煤山,永城王油坊、黑堌堆,商丘坞墙,柘城孟庄和新密新砦等遗址。近年,该队对洛阳盆地进行了系统调查。

偃师商城队  1983年成立,专门负责偃师商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通过多年的工作,对其规模、城市布局、文化内涵、文化分期、建造与废弃年代、城址性质等,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对城墙、城门、护城壕、宫城(宫殿、池苑、祭祀场)、府库、墓葬、手工业作坊遗址的发掘,取得丰硕成果。

安阳队  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从事殷墟遗址和洹北商城遗址的保护、发掘和研究工作。通过多年的工作已确定殷墟遗址的范围,建立起较完备的商代晚期的年代序列。发现有小屯南地甲骨和花园庄东地甲骨,发掘了妇好墓、郭家庄160号墓和花东54号墓等重要墓葬。近年来的重要收获有孝民屯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小屯宫殿区的重新勘探和试掘,以及殷墟西区成组车马坑的发现。还在殷墟附近发现了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的洹北商城和其内的宫城遗址,并发掘了一号、二号宫殿基址。近年,该队还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对洹河流域进行了系统调查。发掘了辉县路固墓地、安阳黄张等遗址。

丰镐队  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长期以来一直对西周时期的都城——丰镐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特别是对张家坡墓地的发掘,确立了先周晚期至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的标尺。近年来,丰镐队又与北京大学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发掘了周原地区的齐家西周遗址、王家嘴先周遗址,云塘、齐镇大型建筑基址,庄李铸铜作坊遗址和老堡子商时期遗址等。近年,该队还在周原、丰镐和苏州木渎盆地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发掘,并发掘了湖北郧县小西关遗址。

北京队  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负责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合作对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80年代对黄土坡墓地进行了大规模发掘,特别是M1193号大墓的发掘和西周早期城址的发现,最终确定了西周初年燕国的地望。此后,为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又对城址进行了发掘,对城址的年代及燕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近年,该队还对山东枣庄偪阳故城进行了钻探调查。

泾渭队  成立于1978年,以探索先周文化和商周时期甘肃东部和陕西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为主要目标。在泾渭地区踏察古文化遗址数百处,先后发掘了甘肃镇原常山遗址、庄浪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以及陕西长武碾子坡、彬县断泾等遗址。

除上述田野工作外,夏商周考古研究室所属的考古队还发掘了河南洛阳东周王城、东干沟、西干沟、同乐寨、瞿家屯,商丘宋城、潘庙,虞城马庄,柘城山台寺,陕西武功赵家来、浒西庄,宝鸡西高泉,湖北大冶铜绿山,河北邢台东先贤等遗址。

研究室设有古文字组,整理、研究小屯南地甲骨和花园庄东地甲骨和金文资料。

1996年以来,研究室积极参与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工作。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偃师商城小城、沣西H18号灰坑和琉璃河“成周”卜甲等一系列重要发现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列研究中,陶寺城址和二里头遗址的勘察发掘为探讨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今后仍将重点放在探索中国古代国家与文明形成、早期城市发展等重大学术课题上,保持和发展在夏商周考古领域尤其是都城考古的整体优势地位,通过对诸遗址布局、内涵及发展演变过程的深入研究,积极探讨三代城市和国家形成的过程、机制和动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