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中国8>一点一面:最早“中国”的两大特质
(2009-04-28 05:34:52)
标签:
中国文明史华夏王朝城市都邑考古文化原创 |
分类: 最早的中国及其背后故事 |
以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最早的“中国”这一文明实体,显现出东亚大陆人类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两大特质。这两大特质,可以用一“点”一“面”来概括。一“点”,是指其都邑中心的庞大化与复杂化,堪称“华夏第一王都”;一“面”,是指其大范围的文化辐射,形成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强势“核心文化”。
“华夏第一王都”的中国之最
我们不妨先列举二里头遗址的若干重要发现,从中可以窥知它作为王朝都邑的高度发达与复杂程度,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里发现了——
最早的城市干道网
最早的宫城(后世宫城直至明清“紫禁城”的源头)
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都邑与建筑上的王权表征)
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华夏青铜文明之肇始)
最早的青铜近战兵器
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
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
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
这里是——
公元前二千纪前半叶最大的中心性城市(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最早的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
此外,大型“四合院”建筑、玉质礼器、各类龙形象文物、白陶和原始瓷的发现,以及骨卜的习俗、鼎鬲文化的合流等等,都是“中国”元素的大汇聚。
东亚最早的“核心文化”
与早于它的众多的史前文化相比,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制约,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其文化因素向四围辐射的范围更远大于此,北达燕山以北,南至由东南沿海到成都平原的整个长江流域,东及豫鲁交界,西到甘青高原一带(详后)。
鉴于上述,我们可以说,二里头遗址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都城;而在当时文化发展程度最高的二里头文化,则成为东亚地区各族团在走向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第一支遥遥领先的核心文化。
从事物发展演变的规律上看,量变的积蓄是绝对的,质变不过是人们从哲学或史学的高度进行的宏观而抽象的概括定性。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文明的演进是一段路途而不是一道门坎,是一个历史过程而不是一个历史事件。但这一演进过程也不是匀速的,还真的有一些跳跃性的节点,可以称为“突变”或“巨变”,让考古学家们精神为之一振。譬如上面谈及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众多的中国之最,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考古学家还没有在早于它的龙山时代中找到其直接的、顺畅的源头。作为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崛起也给人以腾空出世、异军突起的感觉。也许,这样的关键性节点就可以叫做开创历史的新纪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