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对联:本非一朝,唐僧怎渡宋江 虽为两代,夏鼐可品商汤

(2009-04-12 07:17:00)
标签:

对联

历史

朝代

夏商

唐宋

文化

语言

杂谈

分类: 轻松或并不轻松的时刻

昨晚偶见博友“消失的冥王星”出一新贴《对对联:李宗盛唐 国强民福》,觉得有趣:

 

今天晚上好多事都不想做,于是在“洛阳吧”逛。

看有人出了一个,“本非一朝,唐僧怎渡宋江”。

两个历史人物,而且僧渡江,很双关。

二楼迅速对了一个“即是半夜,三德欲玩曹操”,搞笑死了。

三楼更绝,“并非一代英台怎嫁山伯”。特还君明珠的那种。

不过两个人都不是十分切合,因为“唐”和“宋”既是姓,也是朝代的名字。

于是想着元明清,编了一个——“竟是两代,元彪不走明道”。

但是写完发现“两代”意思有误~,应该改成“两处”还算说得通。

因为元彪是香港人,明道是台湾人。

不过这两个人都不是很火现在~~~也就意味着没多少人知道。

另外“僧”单字就可以表达僧人,“彪”必须组成“彪形大汉”才能理解为人。

所以对完了自己觉得不好╮(╯﹏╰)╭

后来楼主自己给了下联,对得非常之妙——“何分两地,梁鸿可寄韩信”。

就是梁韩不是什么大朝。

 

的确,这位楼主的下联也有小憾,倒是博友自己的还有些味道。忍不住也杜撰了一句,回贴聊作唱和:

没上过“洛阳吧”,在这儿凑个热闹吧。
“本非一朝,唐僧怎渡宋江”,我对“虽为两代,夏鼐可品商汤”,博主以为如何?
这叫三句话不离本行,哈哈!

 

写完想了想,对仗还是不太工。当然可以以“大师夏鼐品汤”对“唐僧玄奘渡江”,且商汤其人对宋江其人,夏商均为大朝。但细究“鼐”(大鼎)之单字,还不如“彪”字与“僧”字更近,直接由人变物,成考古研究对象了。僧可渡河而鼎不能品汤。

就想“品”字或许不如“注”字。“注”对“渡”,音形皆相近。“夏鼐可注商汤”,可以理解为“大师夏鼐评注商汤其人”,也可以理解为“夏代大鼎可注商代高汤”?好像有点走偏了,不会对大师不恭吧。

到此打住,聊供一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