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经有一段时间很郁闷,无论借的书还是买的,康康一度很不买账,我严重怀疑他已经对图书失去了兴趣。试图变化过不少方式,通通不奏效。最近一两个月,把借书的范围扩大化,除了保留原有喜欢的职业、科技、车辆和部分动物的主题,也随机选择一些传统童话,无论中国外国通通照单全收,还特别增加了一些主题绘本,比如针对要去游玩的地方,提前借阅有关的内容,后来发现这个效果不错,最近借阅的书,康康几乎都很喜欢。看来,还是选书的问题,没有不喜欢书的孩子,一定是选择的他不喜欢而已。
最近借了一本乌克兰民间童话《手套》。其实,这本书最初并不是一定要选的,总觉得他不会很喜欢,但是因为想把选书的范围扩大,便直接拿来了,没想到康康非常喜欢,的确出乎意料啊。
充满俄罗斯民间艺术气息的封面,是不是有点像曾经很熟悉的俄罗斯套娃。一直感觉俄罗斯民间图书带有很标志的颜色和特征。曾经有朋友给我带过一条俄罗斯的围巾,看那些熟悉的花边真的是有这种感觉。
http://s15/middle/5729a6c5tbb52a563b35e&690
故事很简单,一个老爷爷在森林里丢了一只手套,小老鼠看到了,把它当成了家。
http://s7/middle/5729a6c5tbb52a6469056&690
之后来了一只“蹦蹦跳跳”的青蛙和“跑得快”的兔子,小老鼠慷慨答应,都进来吧。这里重点说一下形容词。仔细看,每个来的小动物,前面都会有个形容词,比如蹦蹦跳跳,跑得快等,随着故事的展开,看看后面会发生什么?
http://s7/middle/5729a6c5tbb52a6cf0d16&690
这时来了穿着漂亮衣服爱打扮的狐狸,通通也住进去了。
http://s8/middle/5729a6c5tbb52a74e2f97&690
啊?长着獠牙的野猪也来了,好吧,小动物们一点都不怕,进来进来,外面太冷了。
http://s3/middle/5729a6c5tbb52a7f59932&690
最后连凶狠的大灰狼和大狗熊都挤进来了。最终,手套被挤破了,猎狗来了,动物们全跑了老爷爷捡回了手套。
http://s11/middle/5729a6c5tbb52a49001ca&690
这本童话推翻了大家普通的那种概念,比如大灰狼、野猪、狗熊都是坏的角色,故事把它们赋予了普通人,仅仅是个动物,是朋友,是小伙伴。外面那么冷,没有一个小动物会把手套外的动物拒之门外,即便是看上去很可怕的。康康经常会说,妈妈,怎么大灰狼也进去了,要吃了它们怎么办?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可见平时孩子们接受的信息的多半大灰狼、大老虎都是坏人的代表啊。如今这本温馨的童话告诉孩子,其实大灰狼也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不一定是坏人哦。这本书另一个主要的特点,是形容语句的重复使用,看上去很啰嗦,其实,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康康就很喜欢这个,比如蹦蹦跳跳的青蛙,跑得快的兔子,爱打扮的狐狸,长着獠牙的野猪等。这点很像伯宁罕的语言风格,熟悉《和甘伯伯去游河》的孩子一定对这个不陌生。
这本书给了自己不少选书的经验,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