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十年代刘亚楼对干部提出”三过磅”今天还有用

(2015-06-19 21:00:19)
标签:

时评

分类: 杂文论述

六十年代刘亚楼对干部提出三过磅今天还有用

六十年代刘亚楼对干部提出”三过磅”今天还有用

 

  今天整天伏案编辑总第40《金光秋色》杂志,其中特别选登了中航技原联络处老处长龚瑛同志的一篇回忆文章;《对三过磅有感》,回忆六十年代空军司令刘亚楼,在干部中开展三过磅活动,要求各级干部会出主意,会办事,会写文章,有实际工作经验,有独立工作能力.,,让干部自己过过磅,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本领。感到对照今天干部队伍,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如今一些部门的干部,党不管党,政不干事,不作为的现象严重,必须严肃对待解决.故决定刊登.

 

老虎2015-6-19

 

 

对“三过磅有感

    早在六十年代,曾听爱人王华成同志谈过,空军搞“三过磅”的事,机关搞得轰轰烈烈,热闹非凡。把机关干部平时处理的文件,电报拿去展览,当时听了不在意,不甚理解。

“三过磅”就是会出主意,会办事,会写文章。是空军刘亚楼司令员于1964年提出。认为一个高级指挥机关怎么去指挥从属部队。要求空军领导机关的干部必须有实际工作经验,有独立工作能力、独立思考、独当一面,有主见、有分析、有办法、精通业务、掌握规律、善于总结、指挥工作。这种要求,我认为也是其他领导机关不管是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是需要的。

五十年代初,空军初创时期,机关建设,职能水平,工作质量,效率及作风等,感到与部队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那时下边上报的请示、报告、电报、电话(记录)等,不经研究就直接送领导,“等”批示,“靠领导,“要办法。自己却不动脑子、不出主意、不想办法、束手无策、无论大小事都依赖领导定夺。这种情况在那个年代普遍存在,差不多好多单位初创时期亦基本如此。

后经整顿,空军要求每人把过去处理过的文件,让大家讨论,写得怎样?把办过的事处理妥不妥当,有何反应?出过什么主意?提过什么建议?想过什么办法?是否被采纳?效果如何?这样经过认真思考,检查、对比、找差距、对自己是一次普遍的自我教育,也是一次深刻、准确的自我认识。那么领导对下属的水平,缺点也有比较清晰,准确的了解。因此,空军决定,凡是有一条够格的可以留下,三条都不沾边的要调出空军领导机关,称谓“三不沾”,下放基层去锻炼。这是一种鞭策自己,弥补不足的好办法,也是一种调动积极性,上进心、钻研业务、增强能力,发挥正能量的好方法。那时他们的下班时间长期在午夜11点钟才回家,办公大楼灯火辉煌挑灯夜战,好在办公室和宿舍同在一个大院内,不存在交通问题。

总之“三过磅”从提出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实践证明,这种要求,这种做法,是有成效的,正确的,也是适合时代的需要,并不过时。对任何单位,尤其是领导机构尤为重要,值得借鉴。也是我经半个世纪的历练新感悟的。

                     

                                    2015.4


老虎2015-6-20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