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画家庄志辉夫人杨素敏女士来鸿:介绍夫君画作沁入人心的真谛
标签:
娱乐文化 |
分类: 行万里路观天下 |
台湾画家庄志辉夫人杨素敏女士来鸿:
介绍夫君画作沁入人心的真谛
今年9月15日我在参观第七届北京艺术博览会上。偶然相识台湾画家庄志辉夫妇,对他们展出的超现实立体作品:《名牌》很感兴趣有过交流。
对我来说我对绘画艺术一知半解,没有发言权,是一种学习,听了他夫人杨素敏女士的介绍后,感到应该把这幅画介绍给大陆同胞。于是建议她为大陆同胞写一篇介绍文章。昨天她果然从台湾给我发来她撰写的文章。看的出,她对这件事非常认真、
读后深有启发,从中可以看出,两岸同一民族的文化思维完全相同,台湾同胞亦有独特的认知,通过这幅画作的交流。可以提升我们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认识,会促进文艺创作的更大发展,故在网上发表这篇文章,希望给人们以启迪。
老虎2014-10-16
附:杨素敏女士撰稿
敬爱的霍老师:您好!
從北京藝博會回來,不知道是壓力太大,還是鬆懈太多,得了重感冒,思緒一片死寂、身心疲憊。這陣子的我,仿佛戰鬥後的戰士進入復原期,但腦子總縈繞著,答應要給您寫一篇志輝作品「名牌」的解說,只就是遲遲無法提筆兌現我的承諾。這是我一個很大的毛病,越急越在意的事,因為得失心及求完美的心,就越讓我不知如何開始,即便心裡十分急迫,但卻又無力的萬分糾結,重感冒適時的成為我無力的借口,或根本是我的無力招來了我的重感冒。但我打不死、耐得久、不認輸、想守承諾的個性,最後還是趨使我龜速給您寫信,還請霍老師見諒~
藝術走向商業市場註定即美麗又殘忍,身為志輝的老婆,我不得不努力的想辦法讓他的作品曝光,包括在商業為導向的藝術博覽會,唯有如此,才能養活我們的藝術之路。世間事總是一體兩面,殘酷的背後,其實同時隱藏希望。每次展出後,我和志輝總是收穫滿滿,來自有緣在展覽場上相遇的知音。霍老師是我們註定北京走一遭該相遇的人,謝謝您要為志輝發表介紹作品的專文,謝謝您想推薦志輝給有實力的收藏家,感恩您的相知與疼惜。
時間流轉,身體漸入佳境,思緒從撕殺的買賣場慢慢沈澱,心情終究回歸平靜。或許,這樣的體會後,寫寫志輝的作品
解讀志輝的畫不必有標準。當然,不乏學者與藝評,喜歡以美學或其他學術角度論術與定位志輝的作品。這也好,本來就沒設限。而志輝則喜歡人們依直覺和他的作品對話。所以,當人們問我,「志輝的畫在表達什麼?」,我最常回答的是反問,「那你從畫作看見什麼?」。於是乎,對話被打開,人們開始透過志輝的作品,和另一個自己對話,他們因為願意打開心眼,所以照見自己,看見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渴望。
看見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渴望。
志輝作品觸動李教授,而她的真心回餽,讓志輝想起19歲第一次個展時,遇過同樣的情景。當年,一位17、8歲的女孩,看完他的畫作,激動的走向他,話還沒說上兩句,眼淚一滴滴的掉下來,邊惙泣邊問他說,
「請問你是莊志輝嗎?…」
「我是啊!」
「你為什麼可以畫到我的內心裡?...
「謝謝你!」
當時還在讀高中的志輝深受那位女孩感動。他說,「我從小就愛畫畫,因為她,我才知道,原來我的畫作還可以感動人。」
但奇妙的影響力卻一次次回報志輝,讓他得以因為觀者的反饋,一次次的燃起他對藝術創作的熱情,和喚起他創作的初心。 志輝曾許下一個願,他說:「一如教堂和寺廟是洗滌人心的地方,我將持續創作,有我作品的地方,就是我的道場。」
說了,志輝的畫沒有一定的詮釋標準,作者畫完應該也就話說完了。有心觀看者也皆能在志輝的畫作裡悠遊自在。但,反正沒設限,所以也就答應霍老師寫寫關於“名牌”這件作品的一些想法。
「名牌」一開始的名稱定為「尋找內心的名牌」,因為不想用名稱框架觀者的想法,又在不得不為畫作取個名字下,把名稱盡量做了簡化。
在北京展覽,我觀察,看“名牌”一作,大多人一開始遠觀,察覺的是畫最中心的頭相或是佛眼,僅停留在一個概括式的想像;有人則從畫的旁邊著眼,看見科技文明時代,各行各業的名牌標誌,因為看見熟悉的LOGO,好奇而驚喜;少部份的人看見佛手中的層層階梯,努力思考畫面的意義;當然,被這件作品特殊的“雕畫”創作形式吸引的人也不少,他們開心的嘖嘖稱奇、竊竊私語、熱鬧非凡;同行藝術家則專心凝思。而道行中人,一眼看穿作者心思的,和我分享作品觀感時,言談間一針見血,直指心源,真是大快人心。情感及生命經歷豐富者,從畫的投射,照見自己,感動自己,也感動志輝和我。妙哉~
這件作品就形式來說,展現了平面與立體木雕的巧思結合。志輝的繪畫原就有立體派及超現實的表現,加上他在木雕技法的專研,因此,他成功的創作出“雕畫”。藝評家黃祖蔭先生說,「莊志輝的畫即雕刻,雕刻亦畫。」他企圖打破傳統木雕表現手法,這樣的形式成熟於2008年,當年他獲邀至台灣最知名的三義木雕博物館個展。
他始終相信,材質只是藝術表現的媒體,要不斷的充實及磨鍊自己的創作技術能力,而不管形式為何,最終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觀點。
作品中臉孔的四周圍繞著世界名牌,有被咬一口的蘋果APPLE符號、ACER、時尚衣服珠寶名牌CHANNEL、年輕人最愛的運動品牌NIKE...等等。這是人類物質慾望的表徵。
中國式的圖騰-鳳凰鳥,是富貴吉祥的象徵,是人間福報的代表;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他也可以看成是一隻共命之鳥,是大鵬金翅鳥,是出和雅音的迦倰頻伽鳥。是智慧與力量的代表。
佛手中層層階梯,是一位開悟智者,捻花微笑,意味思想層次的追求與不斷提昇。
宏觀來看,志輝常說,「心量有多大,你的世界、你的宇宙就有多大。」
在志輝的畫裡,我看見,佛臉如芥子但能納虛空,而宇宙星球又只不過是佛頸上的一串珠珠。志輝的畫中有畫,空間中有空間,人物中有人物。就如地球在畫中,不過是覺者頭頂成就眾生的佛光。至於,一般凡夫俗子頭頂的名牌(如畫中人物頭頂有著蘋果的mark),離不開在現代科技找到自己的光環。
無論觀者從那一個角度切入作品,我領會到佛眼裡莊志輝刻意置入的鏡子,企圖強烈的要你照見自己。細膩點來看,鏡中自己背後也流動著各種影像,就像人的一生,人事物總隨著時空改變而不斷的變化。
最終要清楚明白的是,紅塵俗世充斥名牌慾望,人間架構在無止盡的物質追求上。世事沒有對錯,只有在不同時空下,不同的際遇、自由選擇或被迫選擇。
我曾經讀過一篇宣化上師介紹天龍八部故事的文章,描述被欲望燃燒的大鵬金翅鳥化為灰燼,但唯獨那顆心怎麼燒都燒不滅。他說:「燒不壞,轉輪聖王要是得到這顆心,就能變成如意寶珠,能任運自在,一切遂心如意。玉帝若得到這顆心,就變成一粒夜明珠,常常在那兒放光。龍王若得到這顆心,就會成為一粒明珠,有了明珠,就什麼苦難都沒有了,大鵬金翅鳥也不能吃牠了。」
我想,是最珍貴的智慧寶珠,精神層次的力量從來就不曾離開紅塵紛擾。迷悟一體,照見自心否,取決於心;唯選擇照見本心本性者,可以選擇自由選擇,也就擁有了無上的如意寶珠。
當觀者走近志輝的作品,猛然,從佛眼的鏡子反照看見自己時,有人莫知所然;有的則感動不已,就像北京的天文學者李冰教授。和志輝及他的「名牌」一起走過2014北京藝術博覽會。於我,這篇文章的總結觀點,無非也是我內心的投射,這件作品讓我理解,紅塵俗世同時蘊藏最珍貴的牟尼明珠。
莊志輝說,「你照見自己了嗎?塑造自身的價值,你就是名牌。」
2014.10.1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