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陈介祺自用印释读之_“簠斋藏古釿”  2013年09月23日

(2013-09-23 19:51:10)
标签:

转载

      陈介祺自用印释读之——“簠斋藏古釿”

        潍县陈介祺弆藏金石甲天下,为海内宗仰,所收藏品数万,拓片流传甚众,收藏自用印章繁多,以潍县篆刻名家王石经所刻最多,约近百方,大部分见于王石经所著《甄古斋印谱》,其中一印“簠斋藏古金X”最后一字众人久困于释读。此印象牙材质,印面边长1.6cm*1.6cm,通高4.2cm,金文书体,现藏故宫博物院,系1956年由陈介祺后人陈元章捐献。有人释读为簠斋藏金货(化),此论贻笑大方!孤陋寡闻之至!!究其原因,一则不懂印文分朱布白之变篆方法,二则不懂中国之钱币学,此等臆断释文始作俑者为学者陆明君先生,见于其所著学术论文《簠斋研究》,实谬之甚矣!由此印文布局观之,可知我潍县陈簠斋与王西泉、石经先生学养之深厚,更见今人学识之浅陋矣!

潍县郭氏谨按:余曾求证簠斋先生此印用于何处,亲见钤印于布、刀之蝉翼墨拓,乃钱币收藏所用也。印篆、金文、古币文诸典籍中,化(货)之写法完全不同,尤其钱币收藏研究者应更清楚二者之区别。中华书局版《古币文编》系著名钱币学家、古文字学家张颔编纂,198651版、201010月第3次印刷,所载文字皆以出土实物为据,第32页到36页载化(货)字写法计105种,均见于齐刀、即墨刀、圜钱,“化(货)”字绝无此印之篆法;之写法见于第44页,出自大型空首布,即之省略写法,欲观全貌则见于第190页到193页,共载之写法50种,均见于空首布、方足布、尖足布,两相比较毫发毕见,写法完全等同于此印文之“斤”,洵为而非化(货)也!

东周时期,青铜铸币盛行,由农具铲演变而来之空首布分平肩、斜肩、耸肩三种形式。此类空首布文字与甲骨文有惊人相似之处,乃受殷商传统文化影响所致。这些空首布极薄,已不能作工具使用,所以空首毫无价值,新一代布币改空首为平首(首部平实),币文多有“釿”字,所以也称“釿布”。“釿”之原意指“斧”,据《说文》段注:“釿”与“鉏”相通,“鉏”即农具铲,“釿”也有铲义,空首布币文即有“釿”字;“釿”又与“銚”字相近,“銚”即农具“鎛”。“釿”字到后来逐渐成重量单位。釿布有二釿、一釿、半釿三等,二釿布的重量与一般空首布相似,战国中后期的小方足布、尖足布、圆足布都是半釿布,大型的方足、尖足、圆足布相当于一釿布。

       今之所谓学人或学者,非渊非博,主观臆断,令人捧腹,无视罔闻我中华学问高人之学识,虽然今人学问远逊于古人,并非尽属谫陋,读书人总是人外有人存在,谨防谬种流传,贻害千古,总宜慎之又慎也。

       查潍县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所载诸印,因印文、字数、布局需要,将一字拆分为二者比比皆是,或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总不能以一己之浅陋释读为两个字,于文于义则谬之千里矣!能不为方家所笑乎?!

      今观潍县王石经《甄古斋印谱》所载陈介祺用印簠斋藏古金斤,正确释读应该是簠斋藏古釿,见于第8页,类似印文簠斋古兵则见于第9页,此两种类似印章簠斋先生分别用于古钱币、古兵器拓片,是作为分类收藏印章时所用的。

                     潍县郭氏(2013-09-22)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