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陈介祺印鉴  之四十一  十钟山房

(2013-09-05 06:16:59)
标签:

转载

 

 

陈介祺印鉴  之四十一  十钟山房

 

[转载]陈介祺印鉴 <wbr> <wbr>之四十一 <wbr> <wbr>十钟山房


 

印    文:“十钟山房” 阴文(白文)

材    质:寿山石材质

印章尺寸:印面边长1.6cm×1.6cm.通高4.7cm

篆    刻:王石经篆刻

时    代:清

文    字:篆书书体

整体描述:陈介祺斋馆印章。寿山石材质,王石经篆刻。印文阴文,篆书书体。一面饱满紧凑,力道十足。该印现藏故宫博物院。1956年由陈元章捐献。

印文释义:陈介祺因家藏西周和战国时期的十一只编钟,故取斋号为“十钟山房”以记之。

陈介祺于咸丰四年(1854年)借母丁忧返回故里,从此不再复出。经过数年经营,家宅建筑规模日见庞大,占地曾经超过一万多平方米,前后五进庭院,厅堂、走廊、居室、书房、花园,皆雕梁画栋,名人题字匾额,整个建筑美不胜收,是南北园林结合的典范。潍坊在中国北方园林方面本就有相当的名气,例如保存到现在的“丁家花园”,也就是十笏园,就是南北园林结合的典型代表。只是由于近代陈家败落,家宅也于解放后由陈介祺后裔出售给一所私立中学,就是后来的潍坊市第三中学。1982年,潍坊市第三中学改造,曾想将陈家所剩旧有建筑全部推倒改建,在陈氏后裔呼吁和潍坊市有关部门研究干预下,只保留了现代所看到的主屋、花厅和所谓的“万印楼”。其余皆拆毁。1992年,山东省政府为了纪念陈介祺这位中国历史上享誉中外的金石学大师,将万印楼定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拨款予以修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陈介祺故居陈列馆,特别由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写“万印楼”匾额,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了“陈介祺故居陈列馆”馆名,书法家沈鹏先生还题词“溯源先秦,功垂后世”。该馆于1993年正式开馆至今。其实,“十钟山房”、“万印楼”并不是特指陈家的哪间房屋、哪栋楼房,就是藏宝之处,现在所存建筑只是陈家宅院的一小部分,过去也只是一般仓库所在,所谓的“十钟山房”、“万印楼”并无特指房间,它们只是陈介祺在收藏、研究、考据文物的过程中,所用的斋馆名号而已。今天的“十钟山房”、“万印楼”,只不过是为了纪念陈介祺而设立的纪念馆而已。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