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赫玉老大2011
赫玉老大201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86
  • 关注人气:27,6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编《先祖簠斋先生收藏印谱》成稿

(2013-04-14 16:54:09)
标签:

文化

分类: 家史

初编《先祖簠斋先生收藏印谱》成稿

 

初编《先祖簠斋先生收藏印谱》成稿

 

日前侄子小鲁从江西来京,专程来家,送来三卷小弟郁周主编的《先祖簠斋先生收藏印谱》初编稿,仿古线装,每页一方簠斋自用印章,共收入70方,按编号顺序一一规规矩矩的贴在白宣纸页上,每页还在书脊上用汉字注明页码。已经是很完整的书籍样式了。看得出小弟是非常用心和认真做这件事的。

这70方印章是簠斋生前好友,同时代的著名篆刻家王石经、翁大年、杨澥所刻制,是簠斋为自己研究收藏的古物鉴定和撰文常用钤印,一直留在潍县他的身边,簠斋故去后,这批印章和万印楼所藏古印7000多方,曾由长孙我外祖父陈文会和大舅陈元章保管收藏。解放后1950年陈元章先将万印楼全部印章捐给国家,1958年又将这最后70方印章捐给国家,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

 由于这些印章是簠斋一生研究金石学成就的重要见证,所以不少学者都曾撰写学术文章,研究评说,包括不少日本学者,但由于长期封闭于故宫博物院,很多人都看不到印章拓谱原貌,所以小弟决定用找到的这批印谱原拓整理出集子供研究者了解参考。

我们从《陈介祺 学术思想及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书中知道簠斋自用印并不止这70方,日本学者萩信雄的编写《陈介祺所用印谱》一文中提到:1936年12月陈元章(我大舅)曾在他的斋馆(应是北京西四南大酱坊胡同12号住宅)拓印出六小册陈氏家印谱,除一册为簠斋之父陈官俊用印外,其它五册均为簠斋自用印,其中名号印17方,收藏印21方,闲文印15方,轩馆印16方,纪年印11方,共计80方,比1958年捐给国家70方自用印还多出10方,这10方印章后来落脚到何处不得而知。(据了解此套印谱存世也仅在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我在2010年5月13日写了一篇博客,记述了1973年8月11日,我在琉璃厂中国书店偶然发现两本《簠斋旧印》(中国书店书签),完全是簠斋及其父陈官俊钤印,共计65方,是由寿石工(寿玺)等拓印,当即买下,当时我认为这两本是完整的一套。读了萩信雄的《陈介祺所用印谱》一文方知陈元章当时拓印簠斋自用印共编辑成一函六小册,除一册为陈官俊用印外,其余五小册,全部是簠斋自用印,其中【臣祺读碑印】【陈介祺读】等印章,明显不在这70方之中,我和小弟决定尽量收集齐簠斋自用印,编出一本较完整的集子出来。

小弟很用功。为了编好先祖的文献,读了不少书,小鲁告诉我,连《簠斋金文考》,他们也读了,目前小弟带着侄女昭妹和侄子小鲁,已开始撰写簠斋印谱释文,而且写得不错,在当代中青年中实属难为。受父母和家庭影响,我们现在努力学习,探讨发扬祖先的学术,力求发扬光大,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毕竟我们没有忘记“家有三代文字之好”的祖训。

 

 

老虎2013-4-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