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斋藏西汉“永受嘉福”瓦当初探之二 此瓦当存世有三种不同样式
标签:
文化 |
分类: 家史 |
13-12
我在2000年7月27日已经写过一篇博文,阐述我对簠斋先生藏“永受嘉福”瓦当的认知。近日抽暇,又仔细研究了先祖所藏之重宝:秦汉时期的瓦当文字,重点对“永受嘉福”瓦当给予注意。因为这件瓦当最特殊,它是唯一用难写的鸟虫书体制成的。在存世的秦汉瓦当文字中只见此一种。是非常珍稀的国宝、
然而我最近发现仅此一种鸟虫书体的瓦当竟存在三种不同样式,至少是经过三次刻制加工烧制的。
为了研究先秦文字,簠斋先生特别注意收藏带文字的瓦当,他收藏之富首屈一指。其中最为珍贵的永受嘉福瓦当,从拓印的图谱中,至少有5枚。我仔细观察发现这五枚样式并不完全一样:有四字中间用十字线分开的,有以中间仅一横线隔开的。不久前我在阅读请乾隆间研究家程敦所著【秦汉瓦当文字】一书中,又发现一种无十字,无横线、中间仅有一黑点相隔的永受嘉福瓦当。程敦在书中说:“,,此瓦扩大而中间无十字界格,以一小点在中心,字迹差有不同,篆法又益茂矣”。我发现这种样式的永受嘉福万当在簠斋先生拓印中没有,这样至少就有三种不同样式的永受嘉福瓦当的存在,而且字体亦有区别。特别是中心黑点的字迹明显与前两种不同。为什么如此难以刻制的字体的瓦当会出现这种差别呢?没有查到文字记载。至少说明当时对铸造此瓦当是很重视的,不然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加工刻制。我猜想由于字体纤细难于加工,易于毁坏,可能多次铸造所故。尤其是中心十字线相隔那种,显然十字线要难于横线和黑点的制作,是不是后来为此而更改了?尽管十字线这种永受嘉福瓦当是最完美的构图。
老虎2013-1-1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