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花女》并非"五四"后传入中国

(2012-10-03 20:25:18)
标签:

文化

分类: 古书中来

   《茶花女》并非"五四'后传入中国              

   我考证1900年前中国人已熟悉知晓

 

《茶花女》并非"五四"后传入中国

 

 

法国近代剧作家与小说家小仲马(1824—1895年)的名作《茶花女》,以其哀怨感人的情节与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1848年问世后即轰动当时的法国文坛,嗣后作者又将此改编成歌剧,经著名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谱曲后,成为千古绝唱。人民日报曾撰文说是“五四”之后,才被译成中文出版,在中国赢得了千千万万青年男女的心,成为与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相仿的名剧。

并说,小说《茶花女》自“五四”之后传入中国,有众多的译本,最早有中国翻译家王振孙,从日本吉村正一郎日文翻译而成《茶花女》。后有夏康农1929年译本。

果真如此吗?近读父亲藏书《庚子秋词》,偶然发现这本著于1900年的诗集,竟然有盛赞茶花女的诗,说明清光绪末年此时,中国已知晓法国名著《茶花女》,并为之感动。诗全文如下:

      调笑转榻   巴黎马克格尼尔(玛格丽特当时音译)

             妾家高楼官道旁,  山茶红白分容光。

             愿作鸳鸯为情死,  讬身不愿邯郸倡。

             浮云柳絮无根蒂,  情丝宛转绳难繋。

             莫道郎情似海深,  不抵巴尼半江水。

          ◆  ◆  ◆  ◆  ◆  ◆  ◆  ◆  ◆  ◆ 

             茶花小女颜如花,  结束高楼临狭邪。

             邀郎宛转背花去,  双宿双飞新作家。

             堂堂白日绳难繋,  长宵乱丝为君理。

             肝肠寸寸君不知,  鮑子坪前月如水。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引发八国联军之役。硝烟密布,战火四起,北京遭受到空前未有之浩劫。词人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等,困居于北京城中,将战争之感慨写入词中,几人相互唱和,辑成《庚子秋词》上下二卷。这两首诗即其中作品,从诗内容看,他们完全熟悉《茶花女》整个故事情节,赞美现代的忠贞爱情。说明早在庚子事件之前,茶花女已为中国人熟知。我们研究历史,必须广泛掌握大量材料,才能下结论。

 

 

老虎2012-1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