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    冰(中国人吃冰简史)

(2012-09-05 18:57:51)
标签:

文化

分类: 家史

这篇父亲霍蔭龄写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文章,字数虽不多,但史料相当丰富,他引用大量古籍进行考证,揭示了我国食冰的历史,丰富了中华食品文化的内涵,是一篇极有价值的文献。极少见诸于资料中,应当是中华食品文库中重要的一章。

感谢好友祝大卫协助复印,好友沈晓萍能够在父亲难以辨认的字迹中,打字输入计算机中,李惠协助转发,他们节约了我的很多时间,使我得以做更多的事,我衷心的谢谢他们!

最后我再认真核对找出不认识的字词记忆完善。

 

 老虎2012-9-5

 食 <wbr> <wbr> <wbr> <wbr>冰(中国人吃冰简史)

 食    冰(中国人吃冰简史)  

 

  我国用冰甚早。【诗幽风七月】已有:“凿冰冲冲,纳于凌陰”之句。当时且有凌人掌冰,见【周官】,至其用途则大半为存置饮食之用。食冰虽已间有,甚不普遍。当时只有冰水,【周官】中载:“天官浆人共五之六饮:水、浆、醴、凉、醫、酏”。注以谓凉即冰水,以其与水浆别而言之,且当时已久用冰,则尚可信。

此后存放饮食之用日益普遍,【越绝书】中载有冰厨,后人解为即夏日供帐饮食之处。则此后已非帝王所专,渐为社会上层所用矣。然亦只限于北,江以南则以少见冰雪,用冰之俗甚晚。【杂肋篇】云:“二浙旧少冰雪,绍兴王子,车马在钱塘,是(冬)大寒屡雪,冰厚数寸,北人遂窖藏之,烧地作廕,皆如京师之法。臨安委诸县皆藏,率请北人教其制度;明年五月天中节日。天适晴暑,供奉行宫,有司大獲犒赏。其后钱塘无冰可收,时韩世安在镇江,率以舟载至行在,兼昼夜牵杆疾驰,谓之近冰(?)。”可知南渡以前,江南尚不习窖冰之法,至此始随皇帝而南移也。

   当时冰用于饮食除存储外已多用于降温。冷食种类也非若时可比,见于记载者:【東京梦華錄】:“……冰雪凉水,荔枝膏皆用青布繖当街。列牀凳堆垛。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悉用银器。沙糖绿豆、水晶兜兒、黄冷團子、雞头穣。冰雪细料食首(此字查不到,由食和首组成)饳兒、麻饮杂皮、细索凉粉、素签、成串熟林檎、脂麻團子、江豆碢兒、羊肉小馒头、??沙馅之類。”其中羊肉小馒头等二种可疑,疑是错录?其它则甚备。如砂糖绿豆、荔枝膏、……冰雪凉雪皆属冷饮;冰雪细料食首(此字查不到,由食和首组成)饳兒、麻饮杂皮、细索凉粉等皆冷食之鹹者。水晶皂兜、黄冷团子、雞头穣、素签、成串熟林檎、脂麻團子、江豆碢兒等皆冷食之甜者。皆市肆小食,宋时谓之市食也。

按上述三种:冷饮、冷小食(鹹),冷小食(甜)中以冷饮为最突出,历史也最悠久。在宋时种类甚多,见于记载者则有:

甘豆汤、椰子酒、豆兜水、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桔團、雪泡缩皮饮、梅花酒、香薷饮、五苓大顺散、紫苏饮等。除缩?饮、香薷饮、五苓大顺散为暑茶类外,(如今广东各处市肆所售之凉茶)其它均是冷饮。当时售冷饮者除上述列牀凳(即後之摊贩)者外,多在茶肆。【梦粱录】茶肆一则云:“……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醉饮暑茶之属。自绍兴年内,卖梅花酒之肆,以鼓乐吹梅花引曲硬卖之,用银盂将盖子,亦如酒肆論一角二角。今之茶肆列花絮,安顿奇松异徻等物扵其上,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磁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可见当时之盛。其中且有以名家驰誉者,如中孙前华兒水,雜买场前甘至汤,且与五嫂豆羹媲美矣。(见【都城纪勝】。)

冷饮胜於宋时盖扵糖霜之发明有关,冷饮必甜,宋以前糖霜未盛,古时凉水之类皆和以蜜,(江南则有蔗浆)故袁术饮时猶索蜜水,盖欲以凉水稍抑愤郁之氣耳,然非常人可得,唐以前冷饮不能发展者以此。至江以南则尚不惯用冰,冷饮之兴亦无条件。北宋时糖已为市民所食,冷饮乃大兴。南宋遂政治文化中心之南移,冷饮之习俗亦南渐。江南夏热,则需此也愈切。

古时凉水皆以冰降温,北直接食冰也。唐时已食冰水,杜诗云:“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吮?” 则当时冰水以为富人所尚。然是否置冰扵水尚无明證。至宋时则以碎冰置冷饮中,近于今之冷饮矣。如上文所述之雪泡梅花酒、雪泡缩眸饮等皆是。然当时无人造冰,故食此多以致疾,遂不能无虑。【武林旧事】载淳熙十一年六月初一日宋高宗,孝宗游宴之事中有云:“後苑进沆瀣浆,雪浸白酒。上起奏曰:此物恐不宜多吃。太上曰:不妨,反觉爽快。上曰毕竟伤脾。太上首肯。当时盖以冰寒傷脾胃。尚不解其不诘也。

当时除冷饮盛行外,似已有食冰之俗。【山樵暇语】记许裴之言云:“闻君子说論如啜苦茗。森严之後甘芳溢颊,闻小人之滔如嚼糖冰,完美之後,寒沍凝腹。”所云糖冰可嚼。疑似後之刨冰。然记载中不多见,疑未能盛行,然当时固已为士人所尚称矣。

冰之入筵席甚晚,離宋时市肆已有“绝冷”之者,明时“水晶鵞”已甚普遍。然皆於凍非直接陳冰。有之则自冰盏始,冰盏始自何时尚不可考,若冰湃果子则盛行已久不劳赘述矣。【百本张抄本梨园馆子弟书】中有“察着当兒许多冰碗,吃的即时新菜品似琉璃……”。则清初已盛。传说中有油炸冰核兒,不知旧确有此说否,记载中则见扵【燕京雜记】;“冰角子以麵裹冰为小角,沸水煮之,内冷外热,亦甚适口。”疑好奇者所为,未必普及也。

上海開埠後,始盛西餐,同(治)光(绪)中小说,雜记已见冰足廉之名,不数年而傳及内地。

 

 

  霍蔭龄遗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