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法大学旧址办公过八年 为保留遗址照相存影

标签:
文化 |
分类: 回忆 |
原中法大学建筑存影
今天上午再去亮果厂5号,参加中航技老干协举办的电脑提高班结业课,顺便在院落及周遭转了转。因为我曾在这里上班办公长达八年之久。而我们所在的地方却是著名的中法大学旧址。1984年北京市批准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法大学成立于1920年,它是在民国初年蔡元培发起组织的留法俭学会与法文预备学校和孔德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的。最初设在西山碧云寺的法文预备学校扩充为文理两科,改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是该大学创建之始。1924年孔德学校在阜成门外成立。1925年将文科移至东黄城根北街,改称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理科改称居礼学院,生物研究所改称陆莫克学院。1929年成立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1931年,成立中法大学镭学研究所。同年把服尔德学院改称中法大学文学院,居礼学院改称中法大学理学院,陆莫克学院改称中法大学社会科学院。1934年,阜成门外的社会科学院合并入东黄城根北街的文学院。东黄城根北街同时也是中法大学校部所在地。
中法大学曾经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1950年9月,中法大学校本部及数理化等院系并入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现在很多人已经把它遗忘了。因为早在60年代初原址就部分被许多单位瓜分了,一些单位陆续占用,有光电所、五机部、(现在小院北房仍为五机部离退休人员居住)三机部(占据小院东西小楼等);1987年中航技在原院落的南面挨着亮果厂胡同建了一座6层楼,作为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办公楼。当年中航技公司从交南大街67号航空部大楼搬到这里,一直到1995年年初搬离至亚运村现在的中航技大厦,历时8年,我都在这里上班工作,曾在大楼301室和东搂地下室办公过,当时因办公条件不够,我作为出口二处的处长。主动带领全处同志到条件差的地下室办公,受到公司总经理刘国民的赞扬,他专门到地下室看望我们,,回忆往事如今人去楼空,但中法大学的仪容仍在,它教书育人的功绩永存。今天我特地为她拍了些照片,放在博客上,为的就是留住这段史料。
老虎2012-6-25 6-26补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