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藏书研究:【日湖渔唱】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古书拾穗 |
父亲藏书中有两卷白纸精刻线装书:《日湖渔唱》;内含日湖漁唱一卷;補遺一卷;續補遺一卷为宋代名诗词家陳允平所著词集。清道光己丑(道光九年1821年)秦恩復編;享帚精舍刻本。著名的私家刻善本。写刻精美。
陈允平词在汲古阁《六十家词》未收录,故流传极少。我从编撰者秦恩复道光年间写的书跋文中,知道了此书成书情况以及他对陈允平词作,给予的很高评价,他的跋文说:
“南渡词人推白石玉田得雅音之正宗。此外如梅溪竹屋、夢牕竹山、弁阳碧山,指不胜屈竝,皆高挹前贤,别开生面,如五色之相宜,如八音之迭奏,洵乎无美不备。有境必臻,洋洋乎观也。汲古閣所辑六十家词,独四明陈允平词不在甄录之内,学者憾焉。允平字君衡,号西麓。有「日湖渔唱」一卷,前列漫曲及西湖十詠三十首;后列引令三十五首;末附寿词十九首;又有补遗二十二首,通为一卷。不知何人所集,余又於诸名家词中,捜得长短调七十六首,为續补遗一卷。於是西麓箸述,综括靡遗,与鲍丈渌饮所刻花外集、蘋洲渔笛谱可以相嫓矣。西麓词清丽竿緜,小令尤为擅长。其和周淸真韵者甚多。知其胎息於前人者,深也。校录既定为叙。其崖略以著於篇。
道光岁次已丑仲冬月日長至江都秦恩復跋於词隠草堂“
查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陈允平出身官宦世家,先祖陈司直避五代之乱举家迁到福建莆田,高祖陈嘉谟曾赠右朝奉郎,曾祖陈膏曾任左朝奉大夫太府少卿,累赠特进,宦游四明,与四明汪氏联姻,遂著四明鄞县籍。祖父陈居仁(1129-1197),字安行,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官至华文阁直学士,奉政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卒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文懿,学者称菊坡先生,《宋史》有传。伯父陈卓(1167-1252),陈居仁第五子,字立道,绍熙元年(1190)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壮岁登进士第,宦意泊如,筑有世纶堂,闲居十六年而卒,谥清敏,《宋史》有传。父亲陈阜,陈居仁第六子,官至承奉郎。 陈允平的家学渊源主要来自祖父陈居仁和五伯父陈卓,而犹得益于陈卓。陈允平出生时祖父已过世,五伯父陈卓就是他的启蒙老师。有诗为证:“寒菊宜霜晚更新,掖垣再世掌丝纶。阿咸老去营西麓,不愧家声故国臣。”([清]袁钧《鄮北杂诗》)陈允平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但科举不利,仕途不进。一生只做过几任小官,时间都不长,大部分时间都漫游吴越,闲看山水,多旅居钱塘。宋理宗景定年间(1260-1264)参与杨缵、张枢等组织的临安吟社,互相唱和,在景定四年(1263)创作了著名的“西湖十咏”。宋恭宗德祐时(1275-1276)为沿海制置参议官。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被仇家告发“约苏刘义谋复宋”,遭围捕,被同官袁洪救出。当时事件的全过程在[元]袁桷《先大夫行述》一文中有详细记载。出狱后陈允平闭门不出,扁其所居山中楼曰“万叠云”。入元后,应征北上元大都,后不受管,放还。北上、南归的具体时间均不详。尚未南归之时,好友周密和王沂孙各有[高阳台]词怀之。陈允平没有参加《乐府补题》的唱和,南归后也没有再和故友来往,隐居山中而卒。卒后,好友张炎有[解连环]词悼之。
陈允平生前颇有词名,影响延及清代。南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记载陈允平“才高学博,一时名公卿皆倾倒”,“倚声之作推为特绝”;南宋周密《绝妙好词》选录西麓词9首,名列第7位;南宋张炎《词源》卷下评西麓词“本制平正,亦有佳者”;清代曹庭栋《宋百家诗存》称陈允平“清风劲节,世尤高之”;清代朱彝尊《词综》收录西麓词23首,名列第11位;清代陈廷焯《词则》收录西麓词17首,名列第12位;据唐圭璋《词话丛编》统计,清代有20部词话都提及陈允平,其中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对陈允平的词最为推重,共有15条谈及且多是褒奖之辞;梁令娴《艺衡馆词选》收录西麓词9首,在所选南宋52人中名列第7位。从这些接受情况来看,陈允平颇有词名,人品亦为人称道。他是可以和周密、王沂孙、张炎齐名的宋末一家。因此可知此刻本之宝贵。
我读他的词,特别喜欢他词的清秀优雅,比如【日湖渔唱】中那首蝶恋花:
蝶恋花:
落尽樱桃春去后,
午絮飛絲扑簌穿簾牖。
惜别情杯愁对酒,
翠条折赠劳纤手。
繡幕深沉寒尚透,
雨雨晴晴装点西湖秀。
怅望章台愁转首,
画闌十二东风旧。
他的词集民国间有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排印本。
他的诗也不错,我喜欢堪称绝唱的如:
【小楼】
寒空漠漠起愁云,
玉笛吹残正断魂。
寂寞小楼帘半卷,
雁烟蛩雨又黄昏。
【登西楼怀汤损之】
杨柳飘飘春思长,
绿桥流水绕官墙。
碧云望断空回首,
一半阑干无夕阳。
顺便提一下编篡刻印者秦恩复:
秦恩复[清](1760-1843)字近光,号敦夫,江苏江都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卒于宣宗道光二十三年,年八十四岁。乾隆五十二年(公元一七八七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读书好古,所居五笥仙馆,蓄书万卷,丹铅不去手。尤精校勘,延顾千里于家,共相商榷。阮元抚浙时,聘主诂经精舍。与人谦抑,不谈学问,故世罕知者。恩复尝校刊《列子》、《鬼谷子》、《扬子法言》、《三唐人集》及《隶韵》等书,时称秦板。性好填词,每拈一调,必求尽善,无一曼声懈字。著有《享帚词》三卷及《石研斋集》,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老虎201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