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学者访问大表哥陈继揆记

(2011-04-19 16:05:25)
标签:

文化

分类: 家史

表哥陈继揆因为研究先祖陈介祺颇有建树,受到国外学界的重视,不少外国学者曾访问过他。这是日本京都大学著名教授山村邦彦对他的一篇访问记;山村邦彦是日本著名的书法文献学家,这篇很短的访问记,让我们了解了日本人对中国金石学的重视,相比国人应感惭愧。是为所记。

                                                  老虎2011-4-19

 

             日本学者访问大表哥陈继揆记

                  陈继揆访问记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村邦彦)

 

 饭后,給凯悦饭店打电话,请帮忙叫来出租车,访问了体院北育贤里46405室的陈继揆氏。他的住宅是城市中普通中国人住的那种公寓的四层。陈氏是陈介祺六世的长孙,山东省潍县人。1921年出生,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语言文字学科,退休前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目前正从事陈介祺遗著的整理编辑工作,是位很谦虚的高级学者。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道光25年(1845)的进士,官位是翰林院编修,咸丰4年(1854)弃官回归故里。精于金石,古文字学,年青时受称于阮元。与吴式芬、吴云、潘祖蔭、吴大徵、王懿荣等人密交。每日书简往还钻研究讨,发明甚多。陈氏特别富于收藏,藏有十鐘,其书房被称为十鐘山房。而且,古印大约收集了秦汉玺印1万方,那座楼被称为万印楼。书法是在金文风格基础上,加上颜真卿的笔意,自称一家。著作很多。有《簠斋吉金录》、《十鐘山房印举》、《簠斋藏古目》、《封泥考略》、《簠斋尺牍》等。

 陈介祺的书法富于金石的气魄,具有与其他书家不同的风格。在现代年青人中受到极大关心。数年前,在京都教育大学举办的中国书道史讲演上,当问起你最喜欢的书道家名字时,令人吃惊的是有个女学生回答说“陈介祺”。当将《簠斋尺牍》借给他时,他惊喜的跳了起来。那本书而且受到了书道家山内观先生的欣赏,现仍借给了山内先生。被评为是超越时代的令人感动的佳作。

 把话题拉回来,我和祁君访问陈继揆氏家时,首先被让进到右手客厅兼卧室里。墙上挂着秦的铁權图,即秦始皇统一度量时制定的铁權的拓片的挂轴和汉代南阳画像石的拓本,题字都出自陈介祺五世孫陈君藻之手,裱后挂在左右。看到这些,使我感到金石学以及金石风格在陈氏学者子孙们中间脉脉相传的事实,使我很受感动。

 随后,我们进了寓屋的书房,从书架上拿下来陈介祺的稿本翻看,陈继揆氏作为《陈簠斋遗书》现在正在编辑的是《秦前文字之语》、《簠斋论陶》《鉴古与传古》、《金文题识》、《簠斋年谱》、等,我看了其中一部分资料经过允许拍了数页的照片。当我将自己编辑的《书论》杂志送给他时,陈氏说,假如能将陈介祺作品编成特集的话,愿意提供资料。

 又返回到客室,一边喝茶一边交谈时,陈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从桌子抽屉里取出一张小拓片。那是陈介祺以前珍藏的战国时代的陶文拓片。《官窑》二字清晰可见。并附上了一笔送给了我。陈介祺以前珍藏的陶片拓本在济南博物馆仓库约有五千种。珍藏的古玺印七千方赠送给了故宫博物院。

 当陈氏陈介祺珍藏的十鐘目前藏于京都泉屋博物馆里时,好像很担心地询问保存的好吗。我告诉他放在了该馆最好的地方,并放在玻璃匣里展示。与陈氏一起拍了纪念照片,四点半离开了陈宅。

        

                                             一九九一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