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组织的紫荆关旅游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万里路观天下 |
记我组织的紫荆关旅游
2007年5月12日,我组织中航技集邮协会和北京航空集邮联谊会近40名会员去河北易县,参观西陵和紫荆关。
早6点从亚运村乘上从北京空军装备部干休所的大轿车出发,邮票设计家潘可明、中国集邮报记者王宏伟也随同参加了活动。不到9点到达西陵的泰陵。全体会员参加了当天的泰陵邮票的首发式,易县邮政局的宁克俭局长亲自接待了我们,为我们安排了参观导游和中午的吃饭,并请紫荆关邮局杨局长陪同我们去紫荆关,制作原地封。为了表示感谢,中航技邮协特地为易县邮政局刻制了一枚宣传戳,赠送给了易县邮局,并赠送了歼10版票和各种飞机极限片。大家当场制作各种原地封。
随后大家参观了泰陵和崇陵,除光绪的崇陵被盗外,其余的雍正泰陵、嘉庆的慕陵和道光的昌陵都保存完好,没有被盗过,也没有挖掘。雍正泰陵的棱恩殿中的两个龙椅都是1730年时的原物,参观了雍正在奏折上的朱批,历史上的雍正是很勤于政的皇帝。我拍了照片,当作资料备存。而崇陵中的18棵的云松则是珍贵树种,象征着18罗汉守护着光绪。我们下了地宫参观。光绪虽然是清末衰落的最后皇帝,但还是修了庞大的崇陵地宫,地宫是根据同治的惠陵地宫规制建造而成,地宫有四道石门,九道券的拱券式建筑,地宫甬道长63,19米,面积349,95米²,每道石门都用青白石料制成,上有巨大的铜管扇,八扇门上分别雕有八大菩萨立像(但我看不象是菩萨像,都穿着清代的官服),金券内有宝床,宝床下有金井,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停放其上,虽被盗,但金井里的文物得以保存。
中午大家在满族农家小屋吃饭,菜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土特产:山野菜、卤水点的豆腐、松磨炖小鸡和猪蹄、炒干豆角、素炒当地的嫩芹菜,摊的柴鸡蛋尤其香好吃,主食有烙饼、窝头、米饭,一人20元还行,饭后在西陵邮政局大家实寄了马踏飞燕门票邮资片。
2点出发去紫荆关,起初112国道,路随不宽,到也好走,只是到了18盘,弯来弯去非常危险,尤其是从山西过来的超高超长的运煤车一辆接一辆,很难错车,也相当危险,大家都捏了把汗,不过沿路饱览太行山的风光,非常惬意。从西陵到紫荆关45公里,除18盘难走外,其余基本上算是畅通的。沿路看到紫荆关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卫星天线,这可不是件小事,过去农村根本不可能看上电视,而现在却家家看卫星电视,你能说中国没有大踏步的进步了吗?过了18盘就到了紫荆关,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古称上谷关、金坡关,后因附近多长紫荆树,故更今名,(景山公园里和我家楼下街心花园里都有紫荆树,春天时,满树开出一簇簇紫色花朵,甚是好看)。与居庸关、倒马关组成内三关,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曾在此地爆发140多次战争。现如今只剩下两个城门洞和一小座城墙台,山上有一小段碎石城墙遗迹。我在这儿拍了几张照片,并登上长城平台,但下来时则小心翼翼,一步一步挪下来的。大家步行到紫荆关镇街市里的邮局制作了原地封,封是我设计的,王飞玉买了紫荆关长城票,实际挂号寄出,应该是非常好的实寄原地封。
4点过后从紫荆关返回,车行3个半小时,7点半到家,整整一天13个小时,行程350公里。这趟旅游收获颇丰,不仅到了平日难于一到的2500年前的紫荆关长城,而且每个人都制作了理想的紫荆关长城原地封。
老虎2011-4-11(原文写于2007年5月)4-12补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