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父亲藏书《云溪乐府》,知道古“歌”字写作“謌”

(2010-08-26 17:13:46)
标签:

文化

分类: 家史

读父亲藏书《云溪乐府》,知道古“歌”字写作“謌”

 

读父亲藏书《云溪乐府》,知道古“歌”字写作“謌”

 父亲藏书中有本请乾道期间著名文人趙懷玉诗词集,名为《云溪乐府》。为光绪十二年(丙戌,一八八六年)冬十二月江阴金氏(武祥)刊于梧州本,线装一册活字木刻;70页收100首乐府;

赵懷玉:(公元一七四七年至一八二三年)字亿孙,号味辛,江苏常州武进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十二年,卒于宣宗道光三年,年七十七岁。

乾隆三十年(公元一七六五年)春,高宗四巡江、浙,奏赋行在。四十五年,又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出为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署登州、兖州知府。丁父忧归,遂不复出。后主通州石港讲席六年,诸生极爱戴之。怀玉性坦易,工古文词;诗与孙星衍、洪亮吉、黄景仁齐名,时称“孙、洪、黄、赵。”著有《亦有生斋文集》五十九卷,续集八卷,《诗钞》三十二卷《词钞》二卷《云溪乐府》二卷,

  惟《云溪乐府》原不见有记录,金武祥在光绪十二年刻本时说:“全集卷帙,浩焚於兵燹.重刻此二卷,为文献之徴焉”。有鉴于此此本应是最早刊本了.

赵一生为多部古籍校对,写跋,他亲自校对的古籍如《韓詩外傳十卷》[漢韓嬰撰 清趙懷玉校正];《儀禮蠡測簽注二卷》[清翁方綱撰 稿本 ];《五代春秋二卷》[宋尹洙撰 清初抄本 清邵晋涵、趙懷玉校并跋 清丁丙跋]总共有三十多部大部头书籍。说明他对古籍是很有研究的。

 

 本书以诗词乐府形式,记述描写常州江阴地区历史人物事.上自春秋时写礼让王位的季扎孔子为其写的墓碑文:[十字碑],吴越夫椒山之战的[夫椒败]下至清末孝子节妇,凡作者认为是常州地区有名的人和事,尤其是在历史上有一定意义的人和事都以乐府颂之,其诗句不拘一格,重在内容,所以有人称此书是常州郡地方志.

读父亲藏书《云溪乐府》,知道古“歌”字写作“謌”

 

我从读此书中,发现作者将“歌”字写成謌,为此写了短文:

 

古“”字与今“歌

 

古籍中把唱歌的”歌”字,写为“謌”..其音,意都同于”歌”,今读赵怀玉的《云溪乐府》中的[披裘].在正文中他用了字,而目录中则用了歌字,可见两字通用.查《康熙字典》注释:[玉篇]同歌;[史记孟尝君传]冯馭弹剑而;[前汉五行志]发于謌谣;[荀子议兵篇]近者謌讴而乐之.从中可知早在秦汉时已广泛使用“字;其实也对,古时所谓歌,大多是写(诗,词,赋),念诵;虽然声音拉长,但还不是今天的唱歌,所以用言字旁作,可能较为贴切.《康熙字典》在歌字注释中有:”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之”,可解释“字诞生的缘由.

 

 

 

老虎10-8-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