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若英”之名的由来
标签:
文化 |
分类: 家史 |
母亲—“若英”之名的由来
父亲日记本里保存的母亲年青时的照片
小时候常听父亲称呼母亲为“若英”,并见父亲给母亲写信的抬头称呼、母亲给父亲信件落款都用“若英”一名,一直以为这是母亲的小名,因为母亲为清末金石学家陈介琪(簠斋)之后,家庭有着严格的名字排序规定,母亲这辈都以“君”字排列,母亲陈君玮,五姨陈君纨、二舅陈君藻等等。
父母去世后,在小妹霍志红处发现母亲保留的父亲的日记本,才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
一九三六年,二十一岁的父亲在天津工商学院上大学,通过同学、我在唐山的二舅陈家喻结识了母亲,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坠入爱河,当时母亲住在北京西单,比父亲长一岁,22岁。父亲则经常利用假期到北京来看望母亲,两人书信不断,几乎一天一信。
结识母亲后父亲为母亲的魅力温柔所折服,专门买了一个当时颇为讲究的彩色纪念册,贴满了母亲送给他的照片,整本日记里记载的都是思念母亲和回味与母亲相会的情景,其中还写了不少诗,因为比母亲小一岁,故日记里称母亲为姐姐。
不过【嗣若英兮两冥】一句,我还没有查到出处,也不知道这句的字是不是写的对,因为父亲最后一个字写得潦草。
老虎10-4-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