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代对高丽(朝鲜)全面研究的一部书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宋徽宗宣和六年,即1124年,徐兢奉皇帝之命,出使高丽,他带领大批官员,驾驶两艘大型神舟官船,6艘客舟的船队,从明州(即今天的宁波)出发,海上航行了42天,到达朝鲜开城府,当时高丽为我国藩属国,徐兢一行代表中央王
朝对朝鲜王进行了册封、带去了贵重的礼品等一系列官方活动。
难得的是这位宋朝大使余下时间,对朝鲜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和考察,写出了著名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全书四十卷。分二十八门类:建国/
世次/ 城邑/ 门阕/
宫殿/ 冠服/ 人物/
仪物/ 仗卫/ 兵器/
旗帜 /车马/ 官府/
祠宇/ 道教释氏/ 民庶/
妇人/ 皂隶/ 杂俗/
节仗/ 受诏/ 燕礼/
馆舍/ 供张/ 器皿/
舟楫/ 海道/
同文,内容十分广泛详尽,其中海道一门,写有6卷,详尽介绍了从中國明州到达朝鲜的开城府的海路,并附有详尽的海图。是当时我国唯一去朝鲜的详尽海图,非常重要。全书记录了徐兢一路考察的300余条记录,可说是一部当时了解朝鲜的百科全书,作为一名使节,能写出如此详尽的他国国情咨文,实数不易,尤其是原书附有相关地图更为难得,可惜后来遭靖康之乱只留其书而亡其图,是巨大的损失。徐兢能够写出如此详尽的资料,可见当时朝廷对东北地区的重视。原书成于宣和六年[1124年],最早版本刊于1167年。父亲保存的这本是商务万有文库本第二集700种/民国二十六年发行。
由于工作性质,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底,20年间我到过亚非拉欧美30多个国家,其间因需与我驻外使馆联系工作,常常去我驻外使馆,甚至住过一些使馆里,那时给我印象较深的就是一些使馆人员平时工作不多,但很少有人研究驻在国的政治经济人文地理,更少有人写出如徐兢这样的著作,我以为这是我国驻外使节的一项失误。现在中国发展了,号称大国,那就更应该有中国自己对其他国家的全面研究文献,才能有所作为。
老虎10-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