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信发明的风筝是今天飞机的雏形

(2009-10-31 20:32:06)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创作与设计

中国古代对航空技术的贡献--

-韩信发明的风筝是今天飞机的雏形

韩信发明的风筝是今天飞机的雏形

我设计的韩信个性化邮票

 

韩信(?-公元前196年),江苏淮阴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军事统帅和理论家。汉初三杰之一。出身平民,曾“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跨下”,后被刘邦赏识,拜大将。他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善于用计谋战胜敌人。

   除了打仗,韩信还是一个发明家,古籍说风筝就是他发明而首先用于战争的。唐朝赵昕写的《息灯鹞文》一书中记载:“我闻淮阴(指韩信)巧制(风筝),事启刘邦。楚歌云上,或云子房” 说的是刘邦大军将项羽部队团团围住,刘邦不想硬拼而想瓦解敌军,这时韩信就建议扎制大风筝、绑上哨子升上空中,哨音形成天上「四面楚歌」。此建议受到刘邦的赞赏,随即交办。韩信设计出风筝雏形,并找来了一位住在楚地南通的吴姓木匠师傅合力完成第一只风筝,吴师傅又将三只大小不同的竹哨连成一组,固定在风筝的骨架上。风筝试飞成功後,韩信便号召营中所有懂得手工技艺的士兵们一起投入扎制风筝,大家各显其能,有用果壳制哨、葫芦制哨、亦有用青竹割制,军营变成了历史上第一座的风筝工坊。
 夜里将风筝放入空中,清脆的哨音从天而降,音调不同、高低不等、如歌似曲、如泣如诉。身处楚国军营中的兵士,被天上、地面的楚歌搞得草木皆兵,项羽也被连日来的楚地山歌所误导,最终失败。
 此外,宋朝高承著《事物记原·岁时风俗第四十二·纸鸢》记载说「在高祖之征陈: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说的是韩信拟谋反,用风筝测量未央宫远近,准备挖地道攻入。唐宋古籍对韩信制作风筝的记述应该是可靠的。

风筝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它是首个飞上蓝天的重于空气的人造物体。它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韩信发明的风筝,用竹条和纸,扎糊而成,早期典型的沙燕风筝完全是仿鸟型,它有鸟身、两个翅膀、两个尾翼,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人造的飞行物,一定要跟鸟一样,有翅膀、有尾,而且被风能托它上天。(风筝放飞时,用线系着必须与水平面呈45度角,才能使风筝被风托上天空,这就是今天飞机起飞时的迎角),它向人们证明,除了鸟和昆虫那种扑翼的方式外,采用合理的拉力和升力分开的固定翼面,也可以实现飞行。

后来风筝文明被传到世界各地,引起了各国学者沿着我们祖先利用空气动力学和飞天的幻想,通过风筝进行科学试验研究:1749年美国天文学家威尔逊利用六只风筝扎制成世界上第一个“风筝气象站”,系带仪器,放飞空中,成功的进行了气象观测;1839年美国气象局利用风筝建立了十多个风筝气象站,沿用到1933年才废止;1752年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借助风筝在雷雨中收集电流,并发明了避雷针。

风筝的发明,真正造福的是促进了飞机的发明,它为未来的飞机上天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事实上,包括第一架飞机制造者美国莱特兄弟在内的许多航空先躯者们,都是从研究风筝入手,而发明早期飞机的。有的专家研究认为,400多年前北京的“瘦沙燕”风筝的翅膀的平面几何形状和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形状非常相近,这种沙燕风筝翅膀,由上下两根竹条构成,强度和升力大,飞行稳定性好,主要是因为它的展旋比大约为2,5-5,因而空气动力效率高,翅端为椭圆型,空气流动性好,翅膀的剖面类似今天飞机的弧型剖面,事实证明这种剖面比平板翼产生的升力系数大多了。

莱特兄弟正是亲手制作风筝,研究飞机设计中的问题,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的。而旅居法国的巴西人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设计制造的欧洲第一架飞机,干脆采用盒型风筝结构制作出来整个飞机。并使飞机首次实现转弯飞行,表明盒型风筝的适应气流的优点。而盒型风筝早在2000年前,中国人已放飞天空了。最早制造出盒型风筝滑翔机的澳大利亚人劳伦斯·哈戈雷夫,1884年制成的风筝式滑翔机没有动力,确飞的很好,给了桑托斯.杜蒙以巨大启发,终于研制出欧洲第一架飞机,从中可见韩信发明的风筝的重大科学意义了。

中国人发明的风筝,为今天飞机成为人类重要交通工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老虎09-10-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