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中国威尼斯水城”—乌镇

(2009-10-21 20:49:31)
标签:

文化

分类: 行万里路观天下

游“中国威尼斯水城”乌镇

游“中国威尼斯水城”—乌镇

水乡千年古镇-乌镇

 

早就听说浙江有一座古香古色的水乡-乌镇。此次南方之行,我们真的来到了这个江南四大名镇之一的乌镇。它位于浙江西北部的桐乡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已有千年历史。

10月2日,我们在莫干山顶住处吃完了早点,8点过后下山;一路上在曲曲拐拐的竹林路上穿行,大约走了将近半小时才开到山底,然后上公路转宁杭高速,经德清县、崇福镇(盛产皮草)、桐乡市到达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乌镇的西栅;

 乌镇有两个景区-东栅和西栅。东栅有些乱,西栅保存了更多的原始面貌。

  乌镇是著名的水乡,一条车溪穿过整个城市,它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以船代车,几百年的古老的木结构房屋坐落在河的两岸,我们每人买了门票150元一张,就是我们七十岁的老人也要买40元的优惠票;进门后先坐大船摇橹到景区对岸,然后步行在老街里参观,先看了古老的染坊,这里不仅是鱼米之乡,而且是丝绸之府。后在一家小吃店用餐,不过做的不太好吃;饭后我们参观了王会悟纪念馆,实际上是她的家,她是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也参加过一大,负责保卫工作;又参观了庸园-孔家花园,是孔昌境的家宅,院落非常大,花园秀丽漂亮,日本占领时曾被破坏,后重修。园林叫人羡慕不止。

 

                        在乌镇以船代车

游“中国威尼斯水城”—乌镇

船是乌镇的主要交通工具

 

  我们租了一艘小木船,从过去的码头—公埠上船,这个船码头一如城里的石板路,完全用大石条建成,旁边还立有一小石碑,上刻有“民国十九年秋季建,自东至西,营造尺一丈,南至北营造尺六尺五寸”。说明到30年代,这里仍主要是以船代车,水上运输是主要的交通线。

游“中国威尼斯水城”—乌镇

30年代修建的码头立碑

我们八个人都坐在一条船上,船为传统老式木船,人称公交船;靠船夫一人摇橹前行,一般船上可乘十人,沿临老街的车溪河一直向上,船夫边摇橹边向我们介绍两岸景区历史;划行近半小时,据介绍此河长1.8公里。

在船上欣赏两岸古老的建筑,兴奋不已,两岸多是饭馆,家家用网兜里吊着王八放在河里,这地盛产王八,儿子一直想让大家尝尝,但没机会吃上(直到溪口才吃上王八甲鱼)。我们乘船直到文昌阁下船,在岸上沿老街往回走,一路上逛市街商号,

 

                   

 72座石桥连接16个小岛组成城市

游“中国威尼斯水城”—乌镇

石桥上的长廊

 

     在步行穿过整个老城街市时,我们常常要跨过一座座石桥,这些石桥各异,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承载着古屋建筑,有的干脆是一座长长的廊桥。据介绍乌镇共有72座石桥。连接着16个小岛,形成整个乌镇市。这里的石桥之多,种类之异,堪称是不用营造的石桥博物馆。

游“中国威尼斯水城”—乌镇

窄小的石桥

 我们走在明清时期建筑的老街,参观了白莲寺,有塔;昭明书院,内有梁昭明太子遗胜石碑,建于明朝;乌大将军祠(为唐朝时的乌赞大将军,他参加平叛,战死在这里)。有许多保留古风的茶馆、酒馆,也随时可以在小食店,吃到刚刚炸出来的臭豆腐,刚刚蒸出来的蜂糕,充满着古香古色的生活气息;有古代银楼作坊,还有三寸金莲博物馆,展出几百双小脚鞋。

游“中国威尼斯水城”—乌镇

明清古街

中间大家休息坐下来,喝了饮料和茶;有各种各样的冰激凌。竟然还有鲜榴莲茶。真是古代和现代巧妙的结合。

从上午11点我们在乌镇里散步参观到下午3点过后走出大门,步行参观了四个小时,儿子说乌镇是中国的威尼斯,此话真还不差。不过我觉得它比威尼斯的文化内涵丰富不知有多少倍,它的历史沉淀更比威尼斯久远,它是东方伟大的水城。

 

再开车奔奉化,中间有幸走上跨海大桥奔奉化而去、跨海大桥是中国自己建造的,从北岸到南岸,全长36公里,限速100公里,儿子开过整整用了20分钟,我一生到过五大洲35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也跑遍大半个中国,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跨海大桥,车在桥上通过时,虽已天色暗下来,但我还是按住快门,拍了不少张照片,心情激动,为祖国发展进步感到骄傲。

 

  今天之行让我终生难忘,我留下了不少它的风光照。

 

                                               老虎09-10-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