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十多年前的一篇中学生作文-《旅行之益》

(2009-05-09 18:45:12)
标签:

文化

分类: 回忆

七十多年前的一篇中学生作文-旅行之益

 

七十多年前的一篇中学生作文-《旅行之益》

七十多年前北师大附中发给陈炎章的奖品

 

 如今中国人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纷纷到处游山玩水,享受生活的乐趣,但是如何把旅游与提高自己的知识,见地与文化修养结合起来,恐想的不多。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读书与旅游结合在一起,看作是增长真才实学的道路,而如今大多数人的旅行,没有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古迹遗风,仅仅是走走转转,懒得去一路访问,一路学习,把通过旅游与书本结合,掌握广而博知识的根本忘记了。

  我的五舅陈炎章是个聪明有才华的少年,他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北师大附中高二时写的一篇关于旅游见解的作文锝了100分,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时过70多年的今天读来还有现实意义,特在博文上展示,以借鉴给今天的青少年:

 

                          《旅行之益》

 

    学问者,广所知也。宇宙大观,多载之于书,必诵读之,始能有得。然学问之道无穷,书籍所载,匪徒不能尽其所有,且茫然不能窥其真豹也。故除诵读诗书博览文章而外,必资旅行方可以徵实而昭信,故旅行之益曰大焉。譬夫望钱塘之江潮,睹湘流之浩淼,则思伍胥屈原之孤忠;登富春之钓台,过柴桑之粟里,则思子陵彭泽之高风。其他风俗人情,民生吏治,与夫忠孝节义之祠冢,成皋广武之战场,断碣残碑,名花异卉。凡一切可喜、可泣、可愕、可敬、可助我志气、长我学识者,皆一一博考而详记之。既驰驱燕赵以收其伟观,复间观川滇以揽其奇变。然后鼓棹西行,历欧西诸强,纵阅南北美之境,饱蓄而归。虽读千万册书,亦未若此旅行之功之博也。则吾人欲求丰富学问,岂可闭门不出门限一步,而惟事书籍之诵读乎。故今日之学校,皆提倡旅行。诚以旅行十日,胜诵读一月之益。既便记忆,又饶兴趣。视比伏首咿唔,相差不啻天壤,至于谓旅行足以寄兴骋怀,爽怡胸神,其小亏者,故无足道也。旅行为学问之考镜,可以相得益彰也。苏轼曰: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北顾黄河之奔流,概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视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

池,苑囿之富且大也,然后知天下巨丽。又曰:太史公行天下,阅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非旅行足以致人神化也哉?

 

此文老师圈点评为“ㄅ”,(旧时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即相当于“甲”),即今天的100分。评语是:“词面斐亹,意嫌绸缪”。意思是:文章词句有文才,内容缠绵充实。给以很高的评价。文前注有:二年级一班学生陈炎章。

我所以把这篇文章公布在博客上,一方面是纪念五舅,佩服他的见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真正理解旅游的意义,从游山玩水中得到更多的真知识.

五舅陈炎章不到20岁就去世了,是母亲唯一的弟弟,长的英俊,解放前因患急性盲肠炎去世,当时送协和医院抢救未果。他是一个因为八字缺火,所以取名炎章,他也被传染上肺病,身体较弱。也许因为自己有病,他特别喜欢医学,志愿将来作个医生。他在学校成绩突出,从北师大附小保送至北师大南附中(仅有2名保送生);我从母亲保存他遗留下两篇高中时写的作文,即可见他的文笔。两篇文章都是写在印有国立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格式作文纸上。

     在母亲遗留的物品中,还保存一方铜墨盒,是北师大附中当时奖给陈炎章的。铜墨盒上刻有以下文字:“初级讲演比赛会第一名陈炎章   奖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赠”。

 

 

                                                   老虎09-5-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