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国产运-12Ⅱ型飞机试飞时添了麻烦

标签:
文化 |
分类: 回忆 |
《回忆》八十年代→2:我们在国产运-12Ⅱ型飞机试飞时添了麻烦
为了加速国产运-12Ⅱ型飞机的出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航空部和中航技会同有关部门决定对这种飞机进行全面性能的测试试飞. 运-12Ⅱ型飞机是19座的小型旅客机,属民航客机范畴,在国际上销售有严格的限制,必须符合美国或英国的适航标准才行,因此按照国际惯例,必须对它进行严格的性能飞行试验,1985年初,一架刚出厂的运-12Ⅱ飞机调到河北遵化军用机场,准备进行全科目的测试试飞,这是运-12Ⅱ型飞机首次飞离工场在外地试飞.
总公司决定派我和张宏,李彪三人,到遵化对参加试飞飞机进行飞行拍摄,拍成录像和照片,以用在对外宣传的资料上.我们三人租了一辆面包车,带上摄影器材,从北京直开遵化.在机场空军营房住下后即准备好拍摄,
飞机由试飞大队副大队长孟献珍同志亲自驾机试飞,孟献珍同志原是空军副团长,为支援民用飞机的试飞工作,组织调他们转业专门成立了试飞大队,但人们仍然习惯称他为孟副团长.
这次试飞的科目是:
满超载飞行::为了安全,飞机机舱里用帆布带绑满了每块重90公斤的水泥块,额定重量达到飞机所能承载的最大重量;
耗油飞行:飞机装满最大油量,在空中连续飞行4个多小时,仅保持30分钟备用降落用油才着陆;
起伏地形50米飞行,选择遵化至河北玉田线,正好中间有些孤立的山峰,飞机沿着这些山峰起伏飞行,距离地面和山头基本达到50米;
单发起飞,单发飞行,即两个发动机只用一个发动机飞行;一个发动机起降;
应该说这种试飞确实有危险性,我们登上的这架飞机正是执行这些性能测试的试飞,飞机上只有孟副队长和一名领航员,其他人都不让登机,只有我们三人是经过特批上飞机的.我们登上飞机自然很兴奋,因为这是一生中难得的经历;
飞机升空后,开始大回转地飞行,高度大概不到一千多米,天气还不错,地下景物看得很清楚,我们开始选择合适的镜头拍照片.张宏则拍录像.当飞机飞经马兰峪上空时,张宏看到下面的长城,很想拍摄空中俯瞰长城的镜头,但飞机平飞,很难取景,他对孟副队长说:”孟团长,能不能让飞机恻飞?让窗户朝下,我们想拍一下下面的长城”李彪也附和着说:”是啊,孟团长飞机要是能侧飞,再降低点高度,一定能拍到好的镜头”.孟副队长只问了一句:”你们行吗?”我们当时根本没明白他询问的意思,都痛快的答应:”没问题”!
飞机转了一个弯后,立刻感觉它开始离开原有的飞行状态,真的侧立着飞行了,一时我们都有点站不稳了,忽然张宏扛着机器就坐下了,起初我还以为他没站稳,后来看到他脸色煞白,说”我没劲了,开关都按不下,,,,李彪你来吧”,谁知此时李彪也脸色煞白,坐在了机舱里的位子上,不能动了.我一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忙接过摄像机扛在肩上拍摄机舱和窗外景像对比的飞行状态,其实我拍摄技术并不佳,主力是他们两个,实际上我只是跟班编辑,但我不愿意让孟副队长看我们不行,说也奇怪,我一点眩晕的感觉也没有,觉得挺好的.孟付团长发现状态后,很快将飞机拉成平飞,说我以为你们要求侧飞,有过经验了呢,看来他们两人的平衡器官不行又没经过锻炼,我问:”那我呢,我也没经过锻炼,怎么没像他两?””你天生平衡器官就好,所以没事.”原来如此!
孟副队长请示了基地,决定飞机飞回机场降落,把我们放下,发动机不停车接着试飞,基地同意后,飞机很快降落机场,发动机不停车,我们三个下来后,马上又飞入空中.这次未顺利完成任务的原因是我们不懂原来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是无法在空中旋转飞行的,尤其是站在机舱里.
以后孟献珍副队长执行了多次试飞科目,完美地完成了运-12Ⅱ型飞机的全部试飞科目,成为中国第一个取得美国和英国同时颁发的国际适航证的民用飞机,
他还第一个驾驶运-12飞机在新加坡国际航展上进行了飞行表演,第一个驾驶运-12飞机在尼泊尔险峻的高原机场起降,第一个将运-12飞机降落在老挝的草地上,,,
现在运-12Ⅱ型旅客机已经出口到世界30个国家100多架,回想当年,我深深敬佩像孟献珍副大队长那些为中国飞机走向世界默默贡献的勇敢的开拓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