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八十年代→1:攀登迁西上营野长城

(2009-02-18 11:53:21)
标签:

文化

分类: 回忆

《回忆》八十年代→1:攀登迁西上营野长城

 《回忆》八十年代→1:攀登迁西上营野长城

我在迁西上营野长城敌台上留影

 

 

1985年冬,我和张宏,李彪去河北遵化军用机场拍摄国产运-12飞机试飞的片子,空闲时间我提议去迁西县的上营乡,攀登那里的野长城,因为那儿是中国著名的一段长城,有一段竟深入水下,大家都赞成.于是我们坐着面包车,出了遵化城一直向东北开,经过潘家口水库,喜峰口长城,进入宽城县境内,再向东南进入迁西县,到达上营乡,在董家口附近沿着南山上蜿蜒的长城轨迹,开在无人的小路上,一直开到两山谷的下面,无法再走的地方停下,立刻被这荒无人烟,野旷山地吸引,望着山上的长城爬去.这里长城基本保存完好,一座座敌台还是明朝戚继光时再修的.我们爬上了山顶的敌楼,眺望祖国大好河山,真是心情磅礴,这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我们三人.我站在敌台上突然感到时空仿佛回到古老的年代;我想到这里的地名叫上营,正是古代驻兵的营地;这里的长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而且一段长城还深入谷地河床,把住要道。今天这里还如此荒凉,古代的兵士在这里守卫,不是更艰难吗?我一人站在敌台上,想和古人对话:你们风餐露宿在这里,可吃的好?可穿的暖和?可感到孤独,可想念亲人?你们何以抛家舍妻在这里孤守野城?多少中国古代战士就是在困苦的环境中,为人民的安宁牺牲了自己的岁月,默默地守在这里,,我感到了他们的伟大,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经历,但是长城上已经斑驳的砖墙记住了他们,留下了他们的汗水甚至血迹,世界上还是无名的英雄多啊,历史正是他们创造的.比起他们,我们有什么可骄傲的呢.

我让张宏从下面为我留下站在野长城敌楼上的照片,尽管我也有些恐高症,但还是尽量站在边缘上拍摄,我想古代战士他们也会站在这里,遥望自己的故乡,有着和我现在完全不一样的心情.

从此我爱上了野长城,从辽东的虎山长城到山西偏关长城,我走访攀登了不下30处长城遗址,有一件事可以证明我对野长城的热爱,1997-1999年我曾组织了制作了国家发行的明长城21枚邮票全部原地封,在21个长城遗址地发了首日纪念封,而且全部是我们亲自跑到这21个古长城遗址制作的;我负责辽宁,河北,山西境内,张兰河负责陕西到甘肃的长城原地,.我俩行程近万里,完成了这一工程.从中可见我对长城的热爱,这多少来自迁西古长城上给我的启发.

下图是我在辽宁虎山长城做的首日实寄封.

《回忆》八十年代→1:攀登迁西上营野长城

 

 

                                                      老虎09-2-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