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西兰回来,我胖了三斤,这都是新西兰“美食”的功劳!
说是“美食”,其实在其他人眼里不过就是普通的“西餐”。可是我却对那些“高热量”食品宠爱有加。平时在国内的时候,就喜欢吃汉堡、薯条、培根、pizza这些垃圾食品,时不时的还要求老公带我去吃一次所谓的西餐去改善一下生活。(要不我怎么这么胖啊!)因此,刚到新西兰的时候,感觉简直“味道好极了!”尤其是在酒店吃自助早餐,每次都吃得肚子溜圆。
我们到皇后镇的第三个晚上,每人发了四十纽币,晚餐自行安排。老公很快就吃腻西餐,但是为了满足我的愿望,还是答应陪我一起继续光顾西餐店。没想到走到半路,碰到了其他中国同事,他们也正在觅食。不过他们寻找的确实中餐馆。见到我们后便主动邀请我们加入,出于礼貌老公和我商量后便答应了。岂不知我心里很是郁闷:吃了几十年的中餐了,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还是吃中餐!哎!呵呵,看来我对别人要求太高了,有几个像我这样“忘本”的,哈哈!
西餐里除了蘑菇和西兰花,我们没有见到过任何熟的蔬菜,凡是绿色的菜叶全部是生吃的。这可能也是很多人吃不惯的原因之一。
到了后来几,我就信心十足和对老公说:“我回去肯定会胖!”老公也信心十足地说:“我回去肯定会瘦!”这两句话回来后都得到了验证。
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我们一次用餐的时候,餐桌上一共摆了三把刀、三把叉子。虽然我出国之前恶补了一下西餐礼仪。但是面对面前这相貌接近的三副餐具还是晕菜了。后来同去的人告诉我,其中一把是切面包的,一把是切第一道前菜中的食物的,还有一把在主菜中用来切肉的。叉子也是,每一道菜用一把叉子!狂晕!这不是折腾人嘛!哼!等他们什么时候去中国,一桌菜,我摆上它十几双筷子!晕死他们!呵呵!
接下来就介绍一下我们在新西兰吃过的几次比较有特点的“美食”。
图一是我的早餐。这张照片拍的不够说明问题。实际情况是,盘中应该有更多的肉:培根、烤香肠、摸着黄油的火腿......嘻嘻,有点惭愧!

图二是我们在皇后镇吃到的非常有特色的一餐:底下是灼热的石板,洒满了盐粒,可以直接把生肉烤熟后食用。很好吃!不过最好把肉块切开烤,这样会熟的快一些。另外,盘中的土豆泥的味道更是没的说,当时就只恨自己的肚子不够大了!

除了烤肉以外,鲜虾和扇贝也可以一起烤来吃。味道绝对鲜美!

吃西餐的时候,往往先上汤,这是番茄汤。

这是没有蘑菇的奶油汤(估计很多人喝着会觉得有些腻,但是味道觉得比必胜客的还要好!)

这是饭后甜点(据说新西兰的甜点和冰激凌很有名):左侧那个白色的圆圆的东东是纯奶油,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吃下去,哈哈!

右侧小碗中是一种类似蛋挞的甜点,上面盖着一层脆脆的焦糖,真的很好吃。(哎!就这么吃,我能不胖嘛!!)

这是我们在新西兰唯一一次吃到米饭,不过米很硬,味道也很怪,不好吃!

本想把在香港的饮食也写在这里,后来想了想,要写的内容也不少。最后决定还是在以后章节单独介绍吧。
下一篇我将给大家介绍皇后镇一处著名的农庄。请继续关注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