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我的那盏灯

标签:
妈妈髌骨骨折起居心情休闲 |
分类: 小苑蜜语(散文/诗歌) |
今年母亲节特地陪妈妈到外面吃了一顿饭,那天妈妈非常高兴,话也特别多,絮絮叨叨的但很亲切。妈妈责怪自己不能象原来那样亲自照顾我,叫我一定要多吃点,生病了及时去医院,注意休息……
妈妈的腿好多了,虽然不能象以往那样正常行走,但毕竟可以自己行动了……
等待我的那盏灯
妈妈摔倒的那天没有任何征兆!那是八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妈妈催我起床,叫了几次,我就是想再多赖会儿,到了不得不起身的点儿才爬出被窝。吃完妈弄的早点,安排完晚餐的菜谱,才匆匆忙忙赶去参加一个封闭式培训。
城市已经下了整月的雨,出门前妈让我打的,说坐出租车既不耽搁时间又省去转车的麻烦。我很不耐烦的“嗯”了一声,带上门冲进雨里。
上午最后一节课手机开始不停的振动,而“课堂公约”上课时间接手机会被“提升”——将被“请”出课堂。后来,我干脆关机,中午下课才回电话。家人说妈从菜市场出来摔倒了,已经送到骨科医院!我到医院后才知道妈摔得比我想象的严重得多——髌骨骨折!几经打听才获得最直观的概念——妈至少需要躺上一年!
自从妈妈的髌骨摔成三瓣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下子就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城市贵族退化到解放前劳苦大众的水深火热——经常忍饥挨饿食不果腹。
先是不断的跑医院,请人照料,给妈备营养餐(其实我做的次数极少),祈祷妈的手术,安排妈出院的去处,然后才是顾及自己的起居生活。
下班回家没有人开门,我总是孤零零地站在门前从乱七八糟的手袋里摸索钥匙包;开门之后没有人回应——“回来了!”“我回来了!”;厨房天天都是冷锅冷灶;冰箱的食物越来越少;周末一个人去超市拎回一周的水果和蔬菜;换季了,衣物自己更换,被子自己收捡;生病了,独自一人去医院……忽然之间,那么多的“习惯成自然”都变成了茫然。
上周末一个人埋头做清洁,做得腰酸背疼、饥肠呱呱的时候,静发短信说看了我的博客,要我的座机号码和我聊会儿。电话那头,静也正在北京的第二套新居指挥钟点工做清洁:“你是自己做啊?”我很无奈:“以前妈做,我要请人的,她坚决不同意,担心别人做不干净,更怕她自己‘失业’!”
静在北京天坛边长大,经济独立后起居也独立了,自己在三环外买了房子,之后又换了一套大点的,搬到三环内,离父母家更近了些。我也想独立,但是“工作狂人”下班回家后,从职场转战厨房,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从容转换角色,人一下子就象快散架的机器,不得不速战速决,经常靠速食品充饥。妈心疼我,就买张月票天天从渝中跑来给我煮饭、煲汤。后来,干脆就和我住一块儿,替我打理家务,养猫,送稿,去邮局取稿费,陪我去逛街挑衣服,甚至去帮我监督市场……不知不觉,妈妈就成了我的高级秘书。无论我加班多晚,回家都有热腾腾的饭菜;无论我出差多远,妈妈都会守在电话旁等候我报平安……
每每想起博友mantianfeiwu08
后记:上周五感冒突然加重,早上起床人都站不稳,不得不请假,独自在家躺了一天(盖了三床被子都还觉得冷)。如果妈妈在,她一定会陪我去输液,一定会把药送到我的床前,我也一定会喝到妈妈熬的陈艾酸萝卜汤……但是那天我只啃了一个馒头,就如十年前自己一个人在成都生病的时候,连伸手可及的水杯都递不到嘴边。
也许对职业生涯我有过太多的奢求,但职场以外,我只希望有时间可以安安心心码自己喜欢的文字,生病的时候身边有个心疼自己的人,寂寞的时候有朋友煲电话粥……
其实,我要得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