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外医学史上的两幅名画(图/文)

(2009-06-07 01:40:06)
标签:

医学

世界名画

外科医生

解剖学

针灸

著名画家

李唐

伦伯朗

杜尔普

分类: 闲情雅趣

中外医学史上的两幅名画(图/文)

我国宋代著名画家李唐所作的《灸艾图》

中外医学史上的两幅名画(图/文)

《杜尔普博士的解剖课》一一荷兰著名画家伦伯朗作品 

    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画家都以医学为题材作过画,其中又以我国宋代著名画家李唐所作的《灸艾图》和荷兰著名画家伦伯朗(Rembrandt)于1632年所画的《杜尔普博士的解剖课》最为出名,这两幅历史名作分别代表了中西医学的不同特点,就是西医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而中医则以中药和针灸为特色。

    《灸艾图》为绢本,以反映民间医生行医活动为题材,犹如风俗画,原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作者李唐,字唏古。宋徽宗时入画院,后为画院待诏。擅长山水人物,笔意不凡。此画中的郎中带一药童到乡村行医,为一背痛患者施灸艾术。病家痛得嘴巴大张,左右两人紧紧将其按住,紧张场面使小孩备受惊吓,躲在人身后窥视。小药童手中早早准备好一贴膏药,等候在旁。人物栩栩如生,使睹者神惊目眩。

    今天我们看李唐的艾炙图,其实有很多现代的反省,它不单是一张一千多年前的古画,画中透出一种辛酸,这种医治办法非现代科学的医治办法,但为祖国医学的精华部分。透过这幅画让我们感悟当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医疗互动关系。它告诉我们人民在医疗上的辛苦,我们应有一种对穷困人民的不忍,可以把他人的痛苦,变成自己的痛苦来感受。这幅画也反省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技术方面,另一个是道德的问题,可以借这张画去重新检讨我们的医疗体制,我们能否真正以病人为中心,诚心诚意设身处地地去为每一个病人着想。
  西方医学自16世纪中叶人体解剖学兴起,到17世纪初仍有许多新发现,外科医生也以能解剖人体为高级。很多小手术仍由“理发师外科医生”来完成,所谓“理发师外科医生”身穿短衣,地位较低。那时外科医生为了与理发师外科医生相区别,常常让人们亲自目睹他们解剖的场面。《杜尔普博士的解剖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完成的。
  图片上的解剖课是在阿姆斯特丹市一座解剖学阶梯教室内进行的。人们像看戏一样,参观者越多越好,因为这是宣传医生个人的好机会。画中拿着解剖刀的就是杜尔普博士,他头戴宽边帽子,身着黑色长袍,长袍配白色衣领,显露出自信和威严。画中另一主要人物是死者阿里斯·金特,他是死刑犯,秃头、大耳、身体健壮,是理想的解剖材料。画中杜尔普博士切开死者的左手和左臂,一面分离肌肉一面讲解。听课的七人情态各异,但都非常认真。此画的作者是年仅26岁的伦伯朗,他是绘画史上的奇才,通过他的手笔,将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浓缩在整个画面里,勾勒出现场的紧张气氛,使人看到这幅画就仿佛听到杜尔普医生讲课的声音,感到参观者的怦怦心跳。这幅画不仅使杜尔普声名大振,而且画家伦伯朗也因此一举成名。

    透过这幅画,也让我们感悟西方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之快,医学史上没有解剖学为基础的大胆创新,科学发展,是很难使当今的医学达到迅猛的发展,让我们由衷地感谢西方医学的先趋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