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冀游(七)

标签:
保定河北旅游冉庄地道战 |
分类: 旅游文章 |
多年以前,我就有游遍五岳的宏愿。倒不是对爬山有多痴迷,也不是有多喜欢山色风光,而仅仅是强迫症作怪,集邮癖,一旦把五座山都爬完,觉得完成了一件(大)事,无需再牵挂。
多年前爬过华山,前年爬了衡山,去年爬了嵩山,跟家里人商量好近年必去泰山,于是只剩北岳恒山尚无计划。
在我印象里,北岳恒山在河北,以前有一个河北籍的博友,留言说如果我去恒山旅游可找她导游。
这次环冀游,计划把恒山也爬了,但查阅资料后,傻了。原来,清朝的时候就把北岳另定为山西大同的恒山。河北的恒山就在保定,但现在多数时候被叫做大茂山。河北和保定不服,坚持把大茂山称为北岳,但你好歹开发好,让人去爬呀。从资料看,山西的恒山建设得很完善,游览设施齐全,而河北的恒山几乎还是野山,路难走,缺乏相关的服务,对外来游客而言很不方便。去一趟起码花一天时间,还全程徒步累得要死。
于是作罢。还是等以后环游山西,才去把恒山爬了。
此事让我对保定的看法又添了负分。
但是,我不会满足于在保定只玩半天,只看几个老建筑。
偏偏遇着偏偏,我这天看到我嫂子跟退休工友去旅游,游了北京后还去狼牙山,然后不知怎么到了冉庄地道战游览区。
根据嫂子发朋友圈的介绍,我得知冉庄就在保定。
话说好多年前,我就有游览地道战遗址的念头。但只知道它们在北方平原地带,分不清是在山东还是河北、河南。
现在既然说保定有地道战游览项目,那就用半天时间去看看吧。
我查攻略,说坐某路公交车到某处下车,转乘小巴,就可去冉庄。
按这攻略,从古莲花池门外大街打的,去了长途客车站。但无论从站内的线路图,还是手机里的百度信息,都没有任何车次通往冉庄。
问工作人员,说只能坐某路公交车,在清庄(?)下,然后在路边等前往冉庄的小客车。
根据工作人员的介绍,我懵里懵懂上了他们指定的公交车,坐了半个钟头车,才到了所谓清庄。一路的尘土、脏乱,让我印象不好。这下真是对保定难有好话了。
下车后,在路边等,看到有标注前往冉庄方向的车,问是否到冉庄?售票员说到,我就上去了,花了5元钱。
这是我1980年代坐过的那种破旧的小巴,在村镇和城乡间奔跑,沿路拉客,我起码有几十年没坐过了,在保定怀了一回旧。
这么走了差不多十公里,售票员让我下车,我按照指示牌,到冉庄地道战景区玩了一转。
如果你在网上看过视频,我就不用多说了。如果没看过视频,看这里的几张照片好了。
情况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文旅项目,按照电影《地道战》来建设,开发的。
比如高老忠敲钟处,马槽下的地道,灶下的地道,等等,看上去跟电影里的差不多。但问题很快来了:全村有很多的马槽地道,但马槽下并非真的有地道;有很多炉灶地道,但炉灶下并无真地道。也就是说,这些都是专门建来让游客留影的,院子里摆放有鬼子的服装,八路的服装,村民的服装,可花钱租来扮演角色拍照留念。
那么,有没有地道可参观呢?有的,村里的喇叭和指示牌,不断提醒游客去博物馆参观。我去了,确实不收钱,走入地道一路往前,只在一两处有岔路,标明通往哪座广场,我没走岔路,一条道走到底,是从这座房子里出来的。
这种玩法并无不可,但亲自走过便知,这地道明显是为了开发旅游而修的,太新,感觉不够“刺激”。
其实这并不奇怪,80多年前这里也许确实有过地道,但之后肯定会废弃,毕竟再无实用价值。而地道一旦不维护,肯定垮塌,不可能长期存在。这么多年过去,它们成了旅游资源,只得专门开挖一些供游客玩。
就是这么回事。
我悻悻兜了一圈,就离开了。回到下车处,打了网约车,去约十公里外的清庄(?)坐公交车。坐公交车只要5块钱,可省不少钱。从保定到冉庄好几十公里,我不舍得打车直达,否则为这样的景点花大价钱不大值。
回到汽车站,才下午两三点,我去站内一个小店吃小笼包,问从这里去火车站要多久,店员说只要十多分钟。
我胡乱塞饱肚子,把前往唐山的动车票改签早几个钟头,便打网约车,直奔动车站。
去到动车站,离开车还有差不多两个钟头,买了一瓶可乐,坐在候车室发呆,这里没有按摩椅,时间比较难捱。
候车室的设计有问题,空间够宽敞,空旷,但没注意消声工艺,所有的喇叭声混在一起,整座车站的候车室每一秒钟都在嗡嗡响。
唉,让我怎么说你呢,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