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书(五十六)
(2023-10-26 15:55:11)
标签:
海上花列传儒林外史吉祥如意出圈许研敏 |
分类: 有关文艺 |
我的阅读史以及清书活动,又有了一次突破。此前从“得到”下载的所有电子书,终于全部看完,最后两部就是《海上花列传》和《儒林外史》。
也就是说,我能够凭感觉列出的必读书单,到此为止。
当然,上网看《海上花列传》书评的时候,又注意到了《醒世姻缘传》《镜花缘》《儿女英雄传》等,我也记了下来。只不过,这些书就算不读,我的心理压力也不大。以后有空再说吧。往下得空要攻英语和日语了。
干脆一次说完吧,在网购《东京梦华录》《西京杂记》《陶庵梦忆》等一批同题书时,我还注意到了《酉阳杂俎》《教坊记》,它们也属于可读可不读,可买可不买的。那就等哪天捡得钱再说吧。
《海上花列传》碍于苏州口音上海话的文字对白,只能蜻蜓点水了解个大概,其中的味道已能感受到。看金宇澄的《繁花》也是这样,要的是感觉。
电影《海上花》我是看过的,这次看了小说又上网搜了片段来欣赏。偏巧,这两天网络有消息,说导演侯孝贤得了老年痴呆。
《儒林外史》文字阅读无困难,但却也没细看。它的结构方式是猴子掰玉米,边写边扔,人物之间大多无直接关系,却又互相牵连。后世西方社会学说声称,任何一个人都能通过不超过六人的关系,跟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人联系上。这点也体现在《儒林外史》的人物关系上。从北到南,人物和故事涉及华东大半部分,貌似不相干的人却有或明或暗的关系。不断有新人冒出,读者每次都得费点神捋清新人和旧人之间的关系,影响了阅读效率。
这次阅读全书,才发现著名的范进居然跟我是同乡,顿时哑然。以前只觉得他可笑,可厌,现在则多了一点可怜。
老家的族亲这几天在筹划重阳祭祖,我没跟他们透露这个新的发现。相信知道了也没人感兴趣,毕竟非我族类。
影视方面,看了大鹏的《吉祥如意》,纪录片式的故事片。弹幕里对大鹏表妹一边倒的骂声,说她不孝。但这不是电影吗,电影不是编的吗?激动什么?就算半真半假,电影里也花了不少篇幅解释她的动机,认为这些属于普通人的正常反应,为什么观众这么拧巴?网络上的这种东西真是让人难受。
美食节目看了《贵州盛宴》第二季1黔东南篇2安顺篇3铜仁篇4遵义篇5六盘水篇6黔西南篇7毕节篇8黔南篇9贵阳篇。
偶然迷上了新京报的《出圈》,一气看了目前上架的47集:
1专访单霁翔:文化遗产就在我们的生活中2《拨浪鼓咚咚咚》导演白志强:不拍这部电影
我就得自认怂人3探访疫情下的乡村:有老人不知“新冠”诊所退烧药已经见底4高烧不退喉如刀割
关注那些“并不轻松”的新冠感染者5专访甘宇:拉闸泄洪也淹了逃生路
被救前夜狂风暴雨感觉快冻死6专访阿尔茨海默患者及家属:忘记丈夫和儿子姓名
人隔天走丢一次7王小波外甥听劝放弃音乐搞事业获财富自由:心底仍向往摇滚8专访金像奖影后刘雅瑟:我只是想在这个圈子里活下去9专访电影《隐入尘烟》导演:有的农民月收入都没一千
留守女性开拖拉机养家10董宇辉回应“老师当主播”:作为农民的儿子 我转型去卖菜很正常11世界渐冻人日:女子患病近乎全身瘫痪
知名病友建世界最大科研平台12疫情下的上海邻居:由两封信开始的忘年之交13演员从“整容脸”倒“妈生感”是种什么体验?被狂赞后劝大家不要容貌焦虑14那些救助上海的年轻人:带几百人团购物资
为上千人求医问药15武汉厨师为报恩特地辞职赴上海送外卖:给独居老人补货 送孕妇紧急就医16寻找孟庆余:王濛范可新经他教导
七台河滑冰由他奠基17专访七台河特奥队:训练这群特殊孩子比金牌意义更重大18从四川江油倒亚洲杯:张琳艳的少年时代19一外卖站点58名骑手来自白血病家庭:为救孩子耗资百万决不放弃20专访“怪人"方瑜:用脚敲出20万字的脑瘫患者21专访导演小策:离开朱一旦后再出爆款
素人大爷大妈推成网红22再访汪康夫及十余相关人:一桩申诉半世纪的强奸案23专访支教老师刘烨龙及学生:一个现实版的”放牛班的春天“24专访”自制药救子“父亲徐伟:尝过孤独和被放弃
不愿所爱的人体会25”错换人生28年“身后事:被网络裹挟的家庭26专访医生潘柏林:跨性别群体是个隐秘的角落
大多纠结痛苦27”“我在河南”:有人舍命拖起深坑母子 有人逃出地铁又返回救人28专访高考623分外卖小哥王威:我不是励志典型
我是反面教材29生活在曹县的9个面孔:大城市之外的另一种选择30专访导演罗飞:泰坦尼克上有六名中国幸存者
而这只是他们人生中的小坎坷31郑州尬舞红人“红毛”顾东林去世 癌症晚期仍继续跳舞32专访导演大鹏:呈现家庭冲突很残酷
但亲情经得起撕扯33专访刘文利:性教育何语文数学一样重要
希望能把“性”自然地说出口34专访两位HIV感染者:一位被家人辱骂殴打断绝关系
一位生活阳光35专访余秀华:我是一个在意贞洁的女人36伊能静:活到五十岁被误解就不是事儿
不用被打一巴掌就要还回3790后博主一年游历十个月:上班生活像“植物人”38专访钟美美:拒绝百万签约
成为网红既喜欢又不喜欢39专访上海公卫中心主任朱同玉:公卫中心是一座城市的安全堡垒40对话陈冲:美国疫情之下的生命反思41专访《汉阳门花园》作者冯翔:武汉解封
人们的心理问题才开始显露42专访泉州塌楼被埋69小时幸存者:口渴比任何一切都让人恐惧43专访张文宏:你相信我好了
我的预测一定是对的44外卖员老计:武汉疫情过后我们会被忘掉 但现在不得不做45专访“武汉日机”拍摄者:出门就像战场冲锋
没中弹就不知道害怕46《狂飙》导演徐纪周:我跟安欣一样变成了自己想成为的人47池子解约后首度专访:做脱口秀最重要是真诚何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