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笛声声
竹笛声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5
  • 关注人气: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五册《牧歌》欣赏教案

(2011-10-19 07:59:19)
标签:

欣赏教育

教育

分类: 三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牧歌》,感受音乐的独特风格、音色色彩及情绪。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牧笛》,并创编表演唱。

    3、了解音乐与地区的密切关系,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小牧笛》,唱出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情绪与民歌风格

教学难点:聆听《牧歌》与《小放牛》进行题材、形式、风格的对比

教具准备:磁带、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播放《小牧笛》音乐

2、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
 潜移默化中熟悉新歌的旋律。
 
二、复习 6 1 2
 听听老师弹奏的是色块中的哪个音?请跟琴唱一唱。(见书本P19)

1、当听到上面的音时请站起来,听到下面的音时坐着不动

2、听辩后唱一唱

3、上、下两个音分两次跟琴唱一唱,体验两个音的高低
 学生仔细听辩,并进行站立
 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法来进行听辩,让学生学得自然,有效
 
三、聆听《牧歌》
 1、教师导入

我们的这一个单元的名字叫《放牧》,你肯定首先想到了草原吧。是啊,在一片绿色的大草原上,一望望不到边际,牛羊成群,白云朵朵,真是好美啊,我忍不住要歌唱了。

2、教师清唱《牧歌》

3、出示歌词

这是刚才老师唱的歌曲的歌词,是内蒙古乌达盟同名民歌

4、播放音乐

设问:民歌《牧歌》的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也就是你举了几次手?

5、指名回答并进行分析

6、设问:每遍的主题曲调出现时它的声区变化顺序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场景?

7、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8、与学生一起讨论

9、从三方面交流学习
 1、学生想象草原的景色

2、学生聆听欣赏歌曲

3、看歌词,了解这是一首民歌

4、听到民歌曲调举手

5、回答问题

6、和教师一起讨论分析

7、自由回答

8、自由说说自己的
 1、先声夺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熟悉并记住主题旋律

2、培养仔细聆听音乐的习惯,并能够在聆听的同时用举手的方法为乐曲进行分段

3、培养师生之间的合作,融洽课堂气氛

4、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角色的转变,变指导为帮助,学生乐于接受

5、让教师从教学者变成学友,营造教学上的平等与合作,达到师生共同的进步
 
四、表演《小牧笛》
 1、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首有自己特色的牧歌

播放歌曲,指导体会情绪

2、出示自制图形谱,以教师带领唱为主 指导感情

3、播放音乐

4、教师弹琴

5、巡回指导,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提示:

可变换角色进行演唱表演

6、做观众,看表演

7、帮助学生进行交流
 1、听讲

2、感受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情绪与民歌风格

3、学唱歌谱

学生跟唱注意音准、音高和换气、

4、有感情念歌词

5、轻声跟唱

6、有感情演唱

7、自由组合,设计动作表演

8、集体表演
 2、为解决歌曲的重点作好准备

3、通过视觉形象的学习歌曲的旋律

4、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做铺垫

5、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肯定和奖励,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培养和激发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6、增进交流,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小结
 学习完这一课,我想每一个同学都会感叹我们国家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就放牧的民歌随着地区的不同有那么多中不同风格的歌乐曲,我们要热爱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长大后能够为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心得:

    放牧这个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音乐与地区有密切的关系,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讨论和编创,学习的情绪非常高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都被祖国的音乐文化深深吸引,想不到就放牧,因为地区的不同也有这么多各有特色的歌曲和乐曲。合作的精神在从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角色也进行了各种及时的转变。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Health/yinyue/45637.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