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精彩妙语随记1

(2009-12-22 10:48:20)
标签:

杂谈

(高考)成绩下来,我们如同一个豆荚里的豆粒,在秋风里,“啪”的一声奔向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回想高中的生活)在渐行渐远的青春背影里流下一行清泪,静静地看着青春散场。(摘自《高中生之友》(200912)《青春只开一季》

我去诊所输液,大夫为一年青女子输液扎针,在该女子手上找血管,不好找,该女子说:“我这血管跟你陌生。”大夫说:“陌生也得露个脸呀。”

我们现在的教育太追求结果,太追求“快”,习惯于直奔主题,总是希望开门见山,希望一针见血、一针见效。这样的氛围,难免会影响班主任的工作,乃至整个德育工作,使它变得浮躁,变得缺乏耐心。(摘自《教师月刊》200910《班主任工作是必须精耕细作的——专访班主任工作专家丁如许》)

书读多了,读出灵性和悟性了,情感丰富了,能怕考试吗?而且愈往后(如中考、高考)成绩愈突出。读书长大的学生,智商和情商会越来越高,绝对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摘自《教师月刊》200910于永正《莫让学生成“考生”》)

你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心灵敞开的时刻,所以你感觉到了自己的真实。当一个人才思敏锐、精力聚集、潜心创造的时候,就更真实。做研究,需要你强烈而持久的关注,与孩子、与文本、与自我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样的创造性能让你活在真实中,获得自我存在感。……生活是容易干瘪的气囊,研究是一台马力强劲的充气机。它可以为这个“气囊”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空气,使你的生活意义饱满。……总得为你的人生添加意义,即使只是一个小如逗点的意义,也见证了你在职业生涯里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摘自《教师月刊》200910郭初阳《一次对话:教师可以做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