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经幡是1996春节后年随摄影大家王建军从成都到甘肃的拉卜楞寺拍摄晒大佛途经阿坝的路上看到的,那一年成都下了场大雪,从成都经江堰进入阿坝的地界后,更是银装素裹,完全就进入了一个银白的世界,山是白的、树是白的,路也是白的,但山巅、垭口、河边上在冬日里的寒风中猎猎作响的色彩斑斓的经幡让旅途劳顿又 有高原反应的我眼前一亮。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经幡,王建军告诉我经幡上密密麻麻写着经文,它既是树立经幡的人们的美好祈愿也是对路人的一种美好的祝福。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走进过甘孜 阿坝藏区的许多地方,也曾走川藏线去过了西藏的不少地方,路上我老希望看到经幡。我希望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路人的美好祝福。
2002年7月我到红原采访红原牦牛节后,与摄影家梅生老师一起走进了瓦切的塔林中的经幡群。这里每个经幡高约16米,占地约50平米,几十个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先期悬挂的经幡 在风雨中已褪色发白,新的经幡色彩鲜艳,上面写满了经文。走进高原这片壮观寂静的经幡群,你会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
梅生老师在小木屋里坐了许久,一句话也没说,然后就背起相机走进经幡群中
我不敢打搅他,也背着相机找拍摄点了,记得那天天阴沉沉的,还下着小雨,我感觉拍到位了,就到小木屋休息了,许久不见梅生老师的踪影,那里手机也没有信号,寂静的经幡群中没有一个人影,偶尔会听到乌鸦的叫声,我心里有些害怕发毛,决定大声喊叫。在一个几乎贴地的圆圆的经幡下面,梅生老师钻在里面仰拍经幡,他的全身都是泥,出来后还是一言不发的独自拍他的经幡去了,我因为害怕,只有步步紧跟,偶尔也会偷偷学他拍摄的角度,天色已晚,一直到接我们的司机来催了,梅生老师还不肯离开,上车后他说道,明天还要来拍。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瓦切的经幡群,因为昨天的一些感悟,我也用心的拍了一天,回来后得到梅生老师的赞许。
在2003年春天举办的四川女摄影家影展上,一位长者(后来得知是原摄影家协会主席)在我的片在前驻足了许久,然后对旁边观展的长者和我说,这组片子很有想法,是用了心拍的,我心中窃喜。他不知道他所对话的老人和我就是该片子的作者和作者的父亲。
我没敢告诉他我是图片的作者,感谢梅生老师无言的教诲才有了我这组片子。
迟阿娟
2006 04 0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