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edrotting

(2023-07-14 08:22:24)
分类: 触感思怀
最近又有点五味杂陈不淡定。
昨晚看到个词bedrotting, 说的是每天但凡可能就是喜欢往床上一歪,手机刷刷视频看看剧玩玩游戏什么的。忙碌了一天累了这么做还好说,不忙的时候也是,轻易不愿下来,别的事更是提不起兴趣。专家意见自然是这样不妥,会让人无论身心都受到影响。
想到自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bedrotting。这股子风气并不是有了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之后才有的,是说这之后bedrotting更加凸显出来,bedrotting变得更加地有魅力。
自己骨子里就是这么地懒散。自小,没有手机,书籍为伴的时候,就是坐一会儿就躺床上去了,有些不太适合小孩子看的书,更是需要以被窝作为一个掩护不是吗?记得小时候住的带瓦片的平房,下大雨的时候,雨水顺着屋檐成片落下,自己躺在屋檐下的竹床上,读那么一本书,离雨很近,听到噼噼啪啪的雨声是很好的慰藉。

应该说,小时候认为今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可以平静地不被打扰地读很多很多书了。
那时,有一天去一个阿姨家玩,和她家关系很近,因为和她家孩子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见她坐在床上读一本书,一看,是人民文学。心中很是震撼,因为阿姨在我眼里是个没啥正经职业、围着锅台转的人,就是说文化不高的家庭妇女。但是她读这个书很是投入,大约当时我们也聊了一两句,她是说很喜欢看人民文学。我一直记得那个场景,不时会回想起来。那个年纪的我,家里给我订了儿童文学(往后是少年文学),中国少年报、再加上家里订了很多年的新民晚报,及父亲那几个书架上的书,一个可以收听广播剧的收音机,构成了我的精神世界。后面大一点后,有图书馆可以借书了,于是就有了家春秋、福尔摩斯探案集等这些,母亲爱唱歌唱得也不错,家里有一本世界各国民歌选,其中有重归苏莲托、睡吧宝贝等,导致直到今天,看到重归苏莲托还是很有感觉。
这也是个可以说很久的话题,但有一点,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选择更为省劲、更加安逸的生活,是人性的本能,也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除了bedrotting,这背后,还有很多选择,比如少子不生、不婚独身、减少社交,都是某种意义上的bedrotting,即化繁为简,以让自己舒适的姿态存在着。

再言,那个小时候的理想,可以平静地不被打扰地读很多很多书,实现了吗?能实现吗?应该说,现在有过量的书可以读,也能相应找到不被打扰的环境,然而,却失去了那份初心。

心被纷杂的世事扰乱、身被繁复的世事缠绕,能扒开迷雾坚定那颗心,才是最大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简明的道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