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排名事宜
(2023-05-26 08:14:21)| 分类: 余音绕梁 |
昨晚在B站看了一个UP主根据自己喜好排的喜欢的电影TOP120,
全部都是老电影,2000年之后的只有寥寥几部而已。看着这个片单,能推测出UP主的阅片量一定是惊人的,因为总不至于发生自己看过的大部分都是喜欢的这种情况。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TA看的片,很多也是根据一些推荐或IMDB,豆瓣等的评分选看的,从最初就把握了看片的质量。大家惊叹UP主对自己的介绍居然是影视小白,这是故意的谦虚,还是某种宣告:即,看片多,看好片多,不代表你就不是小白。
记得UP主将 党同伐异(Intolerance)
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正好上周看了这个片,虽然不太理解UP主的品味,但有人这么排,也是挺好的一件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关于老电影,起因是大概4月底左右,扩充曲库的时候,发现有个有生之年类别的书,其中的推荐1001张唱片,看了下介绍,推荐的还的确是那么回事,于是想找来看下,结果网络、图书馆都没有(借书卡好几年没用了找不到了,在登录的时候愣是冥思苦想想起了卡号和密码登录上了网站),事实是,显示在馆,但实地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没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借到了另一个有生之年:1001部电影。极厚的一本书,外观看来比较旧,看起来借过的人也不少,也不是最新的版本。就是这个五一假期,
沉甸甸地背回了家。后来朋友帮找到了新版的英文版,此是后话。
1001部非看不可的电影,书名有点强推的意思,可能听上去会反感,这种排名类很容易让人产生这种情绪。但翻开书页,你就会在心里说,作者这么自负是有他的道理的。我们需要这么一位将有史以来的电影进行梳理点评,按照自己的判断标准进行推荐的人。对于我们这些自认为爱看电影,看了不少电影的人而言,此书是一记棒喝。比如说,从书中推荐的第一部电影
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la lune)开始,到接下来的若干部电影,都没有看过。像 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党同伐异(Intolerance)
这种,以前也只是只知其名而已。这书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使得有机会注目于那个无声黑白的时代。
这些年,陆续存了不少片,好几百部,好些都还没看过,而且,这些片,大部分都是2000年之后的,特别是2010年后的居多。因为大家都是更多地关注的是新电影。当然,还要很多看过的没存。
自认是个超爱看电影的人,从小时候那个看电影的人还不多的时代就几乎达到了每周都要去电影院看场电影的境界。记得好清楚,那个时候年龄很小,被父亲带去电影院看了那部
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étro),感觉黑压压的影院就我一个小孩。片几乎没看懂,遥记还有亲密场面但当时太小没懂这是啥,就是那么小!那个年代的孩子更加地天真无邪懵懂无知,因为没有什么途径让你知道很多成人世界的事情。到今天我也没明白为啥父亲当年要带我去看这些个电影,特别是像最后一班地铁这样的片。也许,是因为小孩子不要票(要不要票我也不知道不记得了,推测是不要)不带白不带;也许父亲去之前也不知道片是讲啥的里面有什么画面真看到了那个时候后悔也晚了也不好将我的眼睛挡住,就是有片就去看了。我有点印象当时那个片是很轰动的大家都喜欢的。也难怪,这片放到现在肯定也是有亮点的,说到此,我觉得应该再将这个片找来看下缅怀下我最初的观影启蒙。反正就这么着,小小的我跟着父亲去影院看了不少电影。感觉看电影是人生最美的一件事。
上中学后住校原因,看电影明显少了。那个年代,看电影只能去影院,就是去了影院和没去影院的区别。直到家里买了彩电,在电视中看了我印象极深又相当喜欢的
办公室的故事(Служебный Роман),
及其他一些电影。开辟了通过电视看电影的新途径。加之人渐渐进入青春期,被流行乐和文学作品占据了心神。直到上了大学,学校的影院每周末放电影,自然是常客。那段时间,看了很多好看的片,包括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的
莉莉玛莲(Lili Marleen)。 周末看电影的机会使得大学时光变得更加美好。
工作之后,一度音乐的魅力盖过了电影,有段时间经常光顾那些隐秘的卖进口音乐碟片和打口音乐磁带的地带,情绪随着这些风格各异的音乐跌宕起伏,并逐渐弄清了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和形式。这种不断的探寻一直持续到今天。当然,今天是谈电影的。那个时候已经可以通过播放VCD碟片、黑胶、DVD等观看电影。我也买了台式电脑。在家附近的一个音像店办了卡,记得是每次可以借几部电影碟片,到期前归还,然后再借其他的,这么着看了很多片,很多没有想到的片,在那个年轻的年纪里接触了形形色色的电影影像,大开眼界,很是冲击。包括至今仍比较喜欢的
瓶中信(Message in a Bottle)。从这个时候开始,在家自己看碟片的概率就远远超过去影院看了。
记得在墨尔本出差工作时,电视里有个电影频道之类的台,轮番放电影,没有字幕,对于那时的我而言,就是半懂不懂地看,但一点不影响观影热情。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是那个时候看的。至今仍记得看过的几部当时感觉惊世骇俗的片,一部是讲偷死人皮造人的,一部是讲一个唱歌的从小被用药啥的以使自己的声音又高又尖受欢迎等等但很悲惨的故事,还有一部,是全部由残疾人演的电影,各种不同的残疾。都还不错。这三部片,因为不知道片名,此后再也没看到过,通过描述法也没搜到过。我存了这么近千部电影里好像也没有。真是极其神秘又让人记忆深刻的事。
进入新千年前后,开始出现下载,我应该是最早使用电驴的那拨人之一。这简直太吸引了,下了不少片,存在一个大的移动硬盘里,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盘,电脑存储也不太大,移动硬盘是刚需。这个时候也逐渐开始一部分观影转到了看剧上。甚至后面有段时间基本都是看剧,而看电影少了。遗憾的是,那个硬盘某天突然坏了,拿去修理的地方,被告知修复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于是作罢了。这么着坏过两个移动硬盘了。那些存的电影也就付之东流了。后面有了很多在线看的网站,出现了网盘,缓解了这方面的压力。虽然你也不确定那些存在网盘中的片会不会有天突然就没了(有先例,部分网盘中的片被判定为违规,直接播放不了也下载不下来了,就费了),但毕竟,目前大部分还是安好的。
但无一例外,这些提供在线看,或保存业务的资源提供方,提供的多是这些年的片子,所谓比较新的片,老片很少,无声黑白更是几乎没有。因此,这个年代的人,更多看的,肯定仍然是2010年后出品的电影。以至于这几年,看来看去,触动人心的少,好多看着看着就打瞌睡也不是没有,都不说能存下来的也都是看过评分还是不错的才存,结果还是这样。是时候改变下这个动线了。于是,天时地利人和,碰到了这本1001,
我不敢断言能将这书里介绍的1001部片里没看过的都看完,有的资源极其有限,比如那部 吸血鬼(Les vampires),
找来找去只找到一个少了最开头部分的资源,片子有400多分钟长,看着看着,就有点看不下去了。但像
月球旅行记(14分钟,1902年)、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一个国家的诞生(190分钟,1915年)这些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的。格里菲斯的 党同伐异 我观感不如
一个国家的诞生,只对其中那个孩子被抢丈夫被抓的故事感觉不错印象深。
那些早年的电影也是调皮,要么只有短短十几分钟,要么给你整好几百分钟,爱谁谁那意思,好吧。
等着吧,我慢慢看,也许以后,也会形成自己的一个TOP100之类的。毕竟,阅片量,是能出这么个排名的前提,而阅片量,需要覆盖影史的电影,而不是偏重于这二十来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