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漫画家王益生老师

标签:
心香一瓣缅怀故人深情难忘杂谈 |
分类: 野军相关资料 |
我初次见到王益生老师,是在1960年4月的一天,在《劳动报》美术编辑部。我当时不到十九岁,是个美术爱好者,在一家制药厂当工人。爱好文艺的我,常常在工余时间写诗和小说,还画画,试着给报刊投稿。有一次,我画了一幅通俗漫画《爸爸和妈妈一个样》,有四开报纸那么大,而且是彩色的,反映的是当时的里弄新貌。我把画投寄给了《劳动报》,想不到很快就收到了编辑部来信,通知画稿被采用了,写信的正是王益生老师,他还约我去编辑部见面。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五一劳动节”的前几天,我又收到王老师的来信,通知我去市文化宫参观一个画展,并说我那幅《爸爸和妈妈一个样》通过评审,也得到展出了。那天,我按约定日期和时间来到市文化宫,同时来参观的还有好几位《劳动报》的美术作者。王老师带着我们上楼参观,我记得很清楚,他向大家介绍了我和我的那幅画,说这幅画题材和表现手法都比较新颖,不落俗套。其实,我在创作时根本没想到这些,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创作的。
从这以后,我又给《劳动报》投寄了几幅画,有的被淘汰了,有的是由王老师修改后,用我和他的署名发表的,他的署名是“土干”。
不久,漫画发表的阵地越来越小,作品很难发表。我和王益生老师联系也少了。直到1990年4月,我的一篇童话《胖子国和瘦子国》在《童话报》发表,是王益生老师画的插图,我才通过编辑部和王老师取得了联系,向他问候。他那时已经六十多岁,退休在家。
2009.9
1960年5月我的第一幅发表在《劳动报》的漫画作品